课件35张PPT。敦煌的沙漠绿洲胡杨0胡
杨塔里木河胡杨1胡
杨胡杨4胡
杨活千年不死,
死千年不倒,
倒千年不朽。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为例一、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就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使有用的土地减少、
土质下降,粮食的产量和
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沙漠化正威胁着
人类的生存环境 贵州
石漠化日趋严重,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导致干旱缺水,
水土流失加剧
石质荒漠化 盐渍化的危害很直接,它导致植被减少、土地裸露,
成为沙尘暴近年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盐渍化造成
草原退化和导致耕地退化,
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西北地区
最为突出荒漠化不仅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盐渍化土地沙漠化本区的主要山脉?
本区主要分布的省区?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大兴安岭祁 连 山阿 尔 金 山昆 仑 山阿尔泰山内 蒙 古甘 肃 新 疆宁夏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减少,荒漠化程度增强A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温带草原ABCB 年降水量50—200毫米--荒漠草原C 年降水量<50毫米--荒漠地区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原因?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②山岭阻隔,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2. “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
②物质条件—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④气候异常(气温与降水变率大)--加剧荒漠化进程。减少蒸腾湿度减弱径流蒸发沙漠石漠降水蒸发二、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自然因素?⑴气候干旱 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②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⑵气候异常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导致荒漠化①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变率大②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二、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自然因素?⑴气候干旱⑵气候异常----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荒漠化的重要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决定性作用2、人为因素——决定性作用⑴两方面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⑵西北地区的人为原因
(主要表现)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关于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能源缺乏的地区,人们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问题(灌木林、鄂尔多斯沙区的沙蒿),破坏植被
B 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破坏草场
C 为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尽可能多的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
D 在牧区掘井以满足人畜用水,对荒漠化基本没有影响
E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存在土地荒漠化的威胁
F 大力扩大绿洲开垦规模,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绿地面积,预防荒漠化DFAB2、我国农牧过渡地带的变化⑴农牧界限向北推进,为什么会加剧该地区的荒漠化? 草地将会变成旱地
①草场面积减少,剩下牧场的超载而衰退,牧场转移到生态脆弱区,草地退化加剧
②开垦旱地防风固沙能力差,土地肥力易下降而荒废,荒漠化加剧滥垦草原三、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1、西北地区荒漠化在历史上就时有出现读图回答:古丝绸之路与现代公路干线的位置差异,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向南推进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 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三项内容)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 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 荒漠化防治的原则
(两条原则)①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②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3 荒漠化治理的重点(一个):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的地段4 具体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图)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书写治沙新奇迹 50年前,中卫人用麦草方格的方式固沙护路,
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一个奇迹,今天中卫人
又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另一个奇迹,那就
是开发建设沙坡头生态风情苑。 沙坡头生态风情苑位于沙坡头旅游区东侧一
公里处,这里有连绵3万多亩的原始沙丘,目前,
这里的7500亩沙丘已经变成了绿洲,共种植桃、
李、杏等各类经果林10个系列,栽植防风护沙树
种有杨树、白蜡、国槐等,建设了3个长度1000
米的葡萄、丝瓜、果菜长廊,初步奠定了建设
一个旅游新景区的框架。 沙坡头生态风情苑的建设,使大旅游、大产
业、大发展的旅游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案例:宁夏沙坡头治沙1、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2、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
固沙植被存活。梭梭林沙拐枣固沙林在活化沙地上恢复的人工植被荒漠化概念形成对策与措施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候异常干旱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表现: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类型: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合理利用水资源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知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