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07 21: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三第四章过去的深圳今天的深圳VS这是为什么呢?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相互促进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
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
城市化。我国的代表地区:珠江三角洲推动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与范围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提高的原因思考:
1、美国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2、这种特点的变化对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历史背景材料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历史背景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长期以来,这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如广州就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该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外出寻求发展,足迹遍及港澳、东南亚甚至太平洋彼岸。现在,这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重点侨之一,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每个市县都有十几万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根同祖,习俗相同,语言相通。思考一: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
最早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思考二: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有什么影响?思考三:珠江三角洲哪些区位条件促进了其快速发展?使本区得以发挥
劳动力丰富、地
价低廉的优势,
就近接受港澳产
业的扩散,利用
港澳贸易渠道,
大量出口商品,
参与广泛的国际
分工。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提高的原因3)区位因素2)政策因素4)人文因素纬度位置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著名侨乡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1)外部因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A、区位 B、对外开放政策
C、侨乡 D、国际经济环境活 动: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一发展阶段第二发展阶段2、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对比 思考:工业化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城镇数量猛增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工业化
进程加快 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不当可能产生哪些问题?城市建设不合理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三、珠江三角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难(1) 对比分析珠三角与长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与外贸额占
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2) 说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困难的原因与对策?思考:通过教材以及两幅图片总结深圳在城市 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思考:通过教材以及两幅图片总结深圳在城市 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 理化建议?课后作业:完成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