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2 第五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2 第五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08 16: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变化的影响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聚落空间形态:聚落的外部形态。观察并回答问题: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49年以前株洲城市用地规模小,主要沿着 呈带状分布。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主要 沿分布。
(3)根据以上结论分析,株洲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河流铁路线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学城 观察并回答问题:日本筑波科学城呈南北狭长的带状,与什么有关?思考: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干线之间往往具有什么关系?日本筑波市受南北向公路的限制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形态—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流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阅读案例2分析:1、嘉兴市聚落形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什么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星状嘉兴市的城市形态变化,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交通线的发展促进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延伸发展交通线的衰落城市发展缓慢或衰落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运河通,城市兴;运河塞,城市衰。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每个商业企业点商业网点商业中心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稀少,多沿河谷山谷分布,居民点和商业点稀少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众多,居民点和商店多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平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山区 < 平原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什么区位因素?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交通最优原则
分布在城市中心处,接近大量的消费人群市场最优原则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处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商业中心是指多个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积聚形成,规模大的物资集散地。阅读案例3广义:城市
狭义:城市中商业集中地段P85案例3 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钟鼓楼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钟鼓楼市场的出现与当时的大运河相关三个相隔离的商业区的出现与当时城内交通的阻隔相关前门和王府井两在商业中心的出现与铁路与公路运输的发展相关百盛购物中心燕莎友谊商场山姆会员店金四季购物中心双安商场燕莎奥特莱斯宜家家居城乡贸易中心赛特商城华联商厦北京市商业中心分布示意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对集镇商业的影响因航道延伸或交通线路的改线4.集镇的形成与交通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决定城市的形态影响形态的变化对密度影响对位置影响交通最优市区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山区密度小平原密度大课堂小结:1.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西柳服装市场的区位因素是( )
A.历史原因 B.自然条件好 C.国家政策 D.交通便利D2.形成商业中心最主要的条件有(?? )
A.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B.社会发展,有一定政治历史地位
C.环境优美,可发展购物旅游
D.经济欠发达、人口稀疏A【课堂练习】3.现在,株洲市的空间聚落形态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A.河流 B.地形 C.铁路 D.气候4.关于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和分布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的分布决定着聚落空间形态
B.军事因素对现代城市分布的影响在加大
C.交通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依然很大
D.政治因素对聚落空间形态起决定作用√√5、商业网点的密度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经济 B.交通 C.自然环境 D.宗教6、石家庄和郑州等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河流 B.人口 C.铁路 D.公路7、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批发中心应位于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城市的行政中心
C.居民的住宅区内 D.市区环路的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课堂练习】8、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1)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等特点(2)公路运输的发展速度不如铁路运输快 (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水路运输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 (4)航空运输是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
A.(1)(2) B. (1)(3)
C. (1)(4) D.(2)(4)9、运量大,运具与线路和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10.具有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CDB【课堂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答案1、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航空 2、铁路 海洋 3、管道 4、社会 经济 技术 自然 13、(1)铁路 或 公路 (2)航空 (3)河运 (4)铁路 (5)海运26、方案三
解析:该题在起点和终点都已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交通线路的选择的原则是: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方案一:占用耕地少,线路短,但交通量最小。方案二:占用耕地较多,线路最长,货物周转时间长。方案三:交通量大,线路短,交通运输方便,但占用耕地也最多。所以综合衡量,方案三最合理。26、方案三
解析:该题在起点和终点都已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交通线路的选择的原则是: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方案一:占用耕地少,线路短,但交通量最小。方案二:占用耕地较多,线路最长,货物周转时间长。方案三:交通量大,线路短,交通运输方便,但占用耕地也最多。所以综合衡量,方案三最合理。40、(1)塔里木 管道 上海 (2)社会经济 山脉、河流 科学技术 (3)陇海-兰新 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损耗少,运量大,费用低 (4)、(5)略时间唐宋时期明清时期1909年新中国初期50年代 中期至60年代初70年代后期城市形态及变化特点城市形态逐渐演变成星状以老城为中心,沿四条公路及运河伸展向外扩张团块状地域形态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伸展沿铁路迅速延展仍以沿河伸展为主变化原因城区河流频繁淤塞沪杭铁路通车陆路交通发展缓慢公路运输迅速发展外围建立许多工厂初始状态通州扬州济宁扬州和济宁自19世纪中叶衰落主要原因是什么唐代因京杭大运河的兴盛,扬州成为繁华的港口和商业城市元代以后因运河的淤塞和海运的兴起,及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迅速的衰落,扬州仍保持沿河伸展的形态浙赣线湘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