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08 16:0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战争迫使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第二节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思考:1.请问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A. “民工潮”涌向城市B.小王去北京旅游一个月C.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D.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E.游牧民的迁徙AF.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G.迁移人口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CDF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变更居住地时间:永久性或长期性,一般在一年以上空间: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一)一、人口迁移概念分类依据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一)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欧、 非、亚)新大陆
(美洲、
大洋洲)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1.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亚、非、拉西欧
北美
西亚
北非1.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2.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迁出填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出和迁入情况迁入迁出迁入迁入迁入迁出迁入迁入迁出读图思考
20世纪80年代前和
80年代后我国人口
迁移的方向和目的
?80年代前,人口迁移总流向是从东部沿海省区
流向东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开发边疆,支援
边疆建设为目的。80年代后,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人口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东部沿海的省
区和城市,以及工矿区。目的是务工和经商。(2)国内人口迁移(当代)有计划
有组织东部迁往西北
和东北①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工矿区 ②农村到城市数量增大、流向变化、自发为主
?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 政策允许农民进城落户 3.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加强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活动参与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
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
和迁入地产生的不同影响。?请连线推力因素拉力因素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城市农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思考:哪些因素能引起人口迁移?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气候因素 淡水因素 土壤因素 矿产资源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政策、战争政治上的变革 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因素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地区的旱灾   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水灾引发饥荒,许多农户迁往美国。资料1:资料2:以上两则资料中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资料3:伯明翰、大庆等矿业城市早期开发而引起人口迁移自然环境因素(矿产资源的开发) 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资料4:经济因素资料5: 中东石油国家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近年来由于石油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移民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有200多万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纷纷涌向临近的伊朗、约旦、土耳其等国。政治因素(战争) 人口迁移资料7: 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大批解放军就地复员成立建设农垦兵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 资料6:   1947年印巴分治,1 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资料8:因与外国人结婚,迁居到国外。资料9:(家庭和婚姻)(宗教信仰)(一)自然环境生态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二)经济因素地域间经济差异
城市化推进
大型建设项目布局
区域大规模开发
交通运输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政治因素政策
战争(四)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活动 ——案例分析 仔细阅读课本第十页的案例
——美国的人口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所学的知识,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阳光充足环境污染不严重生活费用不高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问题人口迁出甲地人口迁入乙地①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表示( )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前往南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②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跨省区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B③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
A 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AA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
离在1000千米以上2.二战后,人口由迁入地区变成迁出地区的是
A、非洲 B、大洋州 C、北美 D、拉丁美洲3.下列省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出地
的是
A、上海 B、四川 C、广东 D、江苏 4.国际人口迁移的标准是指
A 迁移人口路途距离要长
B 迁移人口改变住所时间要久
C 迁移人口要超越过界
D 迁移人口超越国界期达一年以上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前)东南亚西亚二战后人口迁入地区主要分布北非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1949-1986年期间)民工潮(80年代后期)1 9 4 9 年 以 来 我 国 国内 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1、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民工潮”的利和弊 2、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影响是什么?①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东部,城市经济发展,沿海与内地,
城市与乡村经济差距大;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③国家放松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使农民成为相对“自由”的劳动力。对流出地:①有利方面: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有利于加 强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
②不利方面:对迁出地会造成人才外流的损失。
对流入地:①有利方面: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促进城市社会 经济发展;
②不利方面:增加了城市公共设施的负担,增加了 城市管理难度,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重了城市失业、 拥挤、治安等社会问题。 为什么有人称土耳其国家足球队为“德国二队”?在20世纪50、60 年代到德国打工的外籍劳工当中,土耳其人是最多的. 居住在德国的年轻土耳其人不仅接受了德国的教育,他们也受到了德国足球的熏陶。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土耳其国家队当中有8名球员是在德国出生的。土耳其足球早已打上了深深的德国烙印。主要成绩
入围世界杯决赛圈: 1954、2002年
入围欧洲足球锦标赛:
1996、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