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自学思考土地退化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西北干旱地理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干旱对西北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干旱是西北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有哪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基本概念1.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1.土地退化的形成2.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变异(2)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3.具体表现:林地退化耕地退化草地退化4.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分布区:非季风区2.干旱的自然特征3.脆弱的生态环境
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貌:高原、盆地、山脉为主。
3.自然特征:干旱。4.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西北地区干旱特征对其农牧业的影响:读“西北地区东西方向水热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水分条件变化的趋势是:
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是 。
(2)本区东部是 气候;
西部是 气候。
(3)造成本区东西部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自东向西逐渐变小 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干旱大陆性气候 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一般规律)
基本条件——干旱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
动力因素——大风吹扬本区条件分析: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人类的活动不当
2.人为原因的表现(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三、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过快2.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能源缺乏地区防风固沙的植被遭到破坏半干旱草原牧区、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过度开垦,战争、瘟疫河西走廊地区人口涌向口外,“开放蒙禁”造成大规模移民内蒙古南部,农牧界线向西北推进人口压力,管理失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开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
②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具体措施a.合理利用水资源节水农业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c.调节农、林、牧地之间的用地关系e.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f.控制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