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A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A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1-14 13:17:59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如图,∠1=∠2,∠3=40°,则∠4等于(  )
A、120° B、130° C、140° D、40°
2.如图,与是对顶角的是( )
3.如图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 ( )
∠l=∠3 B.∠2=∠3 C.∠l=∠4 D.AB∥CD
4.下列哪个角不能由一副三角板作出( )
A.105o B.15o C.175o D.135o
5.如图,表示点D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是( )
A.线段AD的长度 B.线段AE的长度 C.线段BE的长度 D.线段DE的长度
6.直线l上有A、B、C三点,直线l外有点P,若PA=5cm,PB=3cm,PC=2cm,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等于2cm B.等于3cm C.小于或等于2cm D.无法确定
7.如图,将一块含的三角板叠放在直尺上.若,则( )
A. B. C. D.
8.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①∠1=∠2;②∠3=∠4;③∠2+∠4=90o;④∠4+∠5=180o.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不能判定a∥b的是( ▲ )

A ∠1=∠3 B ∠1=∠2 C ∠2=∠3 D ∠3=∠4
10.如图:∠AOB∶∠BOC∶∠COD=2∶3∶4,射线OM、ON分别平分∠AOB与∠COD,又∠MON=90°,则∠AOB为( )
A.20° B.30° C.40° D.45°
二、填空题
11.从A到B有多条道路,人们会走中间的直路,而不会走其他曲折的路,这是因为 。]
12.如图,a⊥c , b⊥c , ∠1=70 , 则∠2=________
13.把“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14. 如图,用小木块搭一个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问: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木块.
15.如图,OE平分∠AOC,OF平分∠BOC,∠AOE=25°,∠COF=40°,∠AOB=
16.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ON平分∠DOB,若∠BOC=110°,则∠AON的度数为 度.
三、解答题
17.如图:是一块从一个边长为50㎝的正方形材料中裁出的垫片,(BC,DC为正方形的边)现测量FG=8㎝,求这个垫片的周长。
18.如图所示,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
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点动点P若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PB、∠PAC、∠PBD之间存在的一个关系式;
19.如图,已知AD∥BC,∠1=∠2,说明∠3+∠4=180°,请完成说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依据:
解:∠3+∠4=180°,理由如下:
∵AD∥BC(已知),
∴∠1=∠3( )
∵∠1=∠2(已知)
∴∠2=∠3(等量代换);
∴ ∥ ( )
∴∠3+∠4=180°( )
20如图,,平分,与相交于点,。试说明:。
21.如图,线段AD=18cm,线段AC=BD=12cm,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

22.如图,已知OB⊥OA,直线CD过点O,且∠DOB=1100,求∠AOC的度数.
23.5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画出该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24.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C=100°,∠1=35°,求∠2与∠3的度数。

一、选择题
1.如图,∠1=∠2,∠3=40°,则∠4等于(  )
A、120° B、130° C、140° D、4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2, ∴a∥b, ∴∠3=∠5, ∵∠3=40°, ∴∠5=40°,
∴∠4=180°-40°=140°, 故选:C.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如图,与是对顶角的是( )
【答案】C
【解析】
考点:对顶角的概念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对顶角的概念,即可完成.
3.如图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 ( )
∠l=∠3 B.∠2=∠3 C.∠l=∠4 D.AB∥CD
【答案】D
【解析】由AB∥CD可得∠BAD=∠ADC,所以∠1=∠2,故选D。
4.下列哪个角不能由一副三角板作出( )
A.105o B.15o C.175o D.135o
【答案】C
【解析】解: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它们的角有:90°,60°,45°,30°.
60°+45°=105°;45°-30°=15°;90°+45°=135°.无法作出175o,故选C.
5.如图,表示点D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是( )
A.线段AD的长度 B.线段AE的长度 C.线段BE的长度 D.线段DE的长度
【答案】D
【解析】

6.直线l上有A、B、C三点,直线l外有点P,若PA=5cm,PB=3cm,PC=2cm,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等于2cm B.等于3cm C.小于或等于2cm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或等于PC,即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cm
故选C.
考点:垂线段最短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即可完成.
7.如图,将一块含的三角板叠放在直尺上.若,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8.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①∠1=∠2;②∠3=∠4;③∠2+∠4=90o;④∠4+∠5=180o.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依次分析各小题即可.
由图可得①∠1=∠2;②∠3=∠4;③∠2+∠4=90o;④∠4+∠5=180o
故选D.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9.如图,不能判定a∥b的是( ▲ )

A ∠1=∠3 B ∠1=∠2 C ∠2=∠3 D ∠3=∠4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1与∠3 是对顶角,故不能判断a∥b。
10.如图:∠AOB∶∠BOC∶∠COD=2∶3∶4,射线OM、ON分别平分∠AOB与∠COD,又∠MON=90°,则∠AOB为( )
A.20° B.30° C.40° D.45°
【答案】B
∴∠AOB=15°×2=30°. 故选B.
二、填空题
11.从A到B有多条道路,人们会走中间的直路,而不会走其他曲折的路,这是因为 。
【答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人们会走中间的直路,而不会走其他曲折的路”即可做出判断.
由题意可知这是因为点之间,线段最短.
考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完成.
12.如图,a⊥c , b⊥c , ∠1=70 , 则∠2=________
【答案】70
∵∠2与∠3互为对顶角, ∴∠2=70°. 故答案为:70°.
13.把“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答案】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4. 如图,用小木块搭一个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问: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木块.
【答案】1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俯视图可以判定就至少需要7个,再根据主视图上面还需要3个,则最少需要10个.
考点:三视图
15.如图,OE平分∠AOC,OF平分∠BOC,∠AOE=25°,∠COF=40°,∠AOB=
【答案】13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OC=2∠AOE=50°,∠BOC=2∠COF=80°,则∠AOB=∠AOC+
∠BOC=130°.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16.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ON平分∠DOB,若∠BOC=110°,则∠AON的度数为 度.
【答案】145.
【解析】
三、解答题
17.如图:是一块从一个边长为50㎝的正方形材料中裁出的垫片,(BC,DC为正方形的边)现测量FG=8㎝,求这个垫片的周长。
【答案】将线段AB、GH、EF 平移到正方形的边CD上,则有
AB+GH+EF=CD=50㎝
将线段AH、FG、ED平移到边BC上,则有AH+FG+ED =BC+2FG=50=2×8=66㎝
因此垫片的周长为:AB+GH+EF+ AH+FG+ED+BC+CD=50+66+50+50=216㎝.
【解析】略
18.如图所示,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
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点动点P若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PB、∠PAC、∠PBD之间存在的一个关系式;

19.如图,已知AD∥BC,∠1=∠2,说明∠3+∠4=180°,请完成说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依据:
解:∠3+∠4=180°,理由如下:
∵AD∥BC(已知),
∴∠1=∠3( )
∵∠1=∠2(已知)
∴∠2=∠3(等量代换);
∴ ∥ ( )
∴∠3+∠4=180°( )
【答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 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1=∠3=∠2,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BE∥D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即可.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0如图,,平分,与相交于点,。试说明:。
【答案】
解:∵AE平分∠ BAD,
∴∠1=∠2 ∵AB∥CD ∴∠1=∠CFE ∵∠CFE=∠E,∠1=∠CFE,∠1=∠2
∴∠2=∠E
∴AD∥BC
【解析】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量代换。
21.如图,线段AD=18cm,线段AC=BD=12cm,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

【答案】12cm
【解析】
因为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所以
AE= AB,FD= CD.
所以AE+FD= AB+ CD=(AB+CD)=×12=6cm,
所以EF=AD﹣AE﹣FD=18﹣6=12cm.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22.如图,已知OB⊥OA,直线CD过点O,且∠DOB=1100,求∠AOC的度数.
【答案】∠AOC=200
【解析】解:∵DOC三点在同一线上(已知)
∴∠DOC=∠DOB+∠BOC=1800(平角定义)
∵∠DOB=1100(已知)
∴∠BOC=700
∵OB⊥OA
∴∠BOA=900(垂直定义)
∴∠BOA=∠BOC+∠AOC
∴∠AOC=200
23.5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画出该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24.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C=100°,∠1=35°,求∠2与∠3的度数。
【答案】∠2=67.5°,∠3=45°
【解析】
试题分析:由∠FOC=100°,∠1=35°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得∠3的度数,再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2的度数.
考点:平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的平分线把角分成相等的两个小角,且都等于大角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