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件 (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件 (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15 09:07:22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复活节岛的悲剧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当地语言称拉帕努伊岛,这里曾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公元700年,对于最初登岛的50名波利尼西亚人来说,这里就是“天堂”。 1700 年左右,历经饥饿、战乱,岛上的居民约从2万人降到2千人。再由于疾病和奴隶贩卖,1877年岛上约剩下了110人。 岛屿是脆弱的世界,世界是脆弱的岛屿。
复活节岛的人口发生了怎样变化?复活节岛悲剧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人口数量应该与资源、环境相一致1.3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目标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说明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理解各国的人口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我们的地球能承受人口的持续增长吗?
我们的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思考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假设在中国,
其资源量可以……粮食可供16亿人淡水可供19亿人空气可供120亿人能源可供18亿人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粮食可供16亿人淡水可供19亿人空气可供120亿人能源可供18亿人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6亿一、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1)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 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 简单的定义: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做笔记(3)、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 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提供的食物能健康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环境人口容量: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粮食可供16亿人淡水可供19亿人空气可供120亿人能源可供18亿人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6亿粮食的环境承载力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粮食可供16亿人淡水可供19亿人空气可供120亿人能源可供18亿人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6亿淡水的环境承载力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粮食可供16亿人淡水可供19亿人空气可供120亿人能源可供18亿人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6亿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该地区或该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读图思考:
假如各种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各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可总结如下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科技发展
水平文化和生活
消费水平决定开发数量决定消耗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案例分析(一):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其中西线调水来解
决西北缺水,预计调
水成功后,西北地区
的环境人口容量可
增加一个亿.这说明
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淡水资源增加了,
增大了环境人口容量三峡水库的建设,需要移民百万,这又说明
了什么?三峡库区由陆域变成水域,土地面积缩少(土地资源减少),
三峡库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少。案例分析(二):3、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强调科技的潜力强调资源的有限资源、科技、消费综合考虑我要吃肉!我要盖楼!我要买衣服!我要买车!我要娶老婆!我要iPhone!我要过好日子!做梦呢,亲?地球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 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简单的定义: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即适度人口或理想人口。 精确的定义:做笔记2.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案》P11名师点津3、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龄化人口问题引发资源问题环境问题(2)制约因素的地区差异:仅世界总人口的1/5,但消费水平高。实际消耗资源的总量很大,索取他国资源和转嫁污染。人均消费水平低,但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人口过多引发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消费水平高转嫁污染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消费水平低人口多、增长快合理消费建立世界公平秩序,拥有平等消费权利提高生活质量控制人口数量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尊重人地协调规律,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2)建立世界公平秩序,拥有平等消费权利(3)制定合理人口政策,控制人口规模P14 我国的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向现代型的转变,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过多,故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但目前13亿人口已使我国的许多资源不堪重负。所以,我国必须在今后较长历史时期内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合理容量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和含义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因素:资源(主要)、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概念和含义现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人口数量知识小结(最大值)(最佳值)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有 ①人口的消费水平 ②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 ③社会政治制度 ④婚姻、生育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C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
B.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C.人口合理容量是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规模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D.资源D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
B、c
C、b
D、 a≈c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 A.比现在小得多
B.比现在大得多
C.与现在相当
D.无法比较 A(2011海南地理)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B解析:有组织、有规模的移民过程,一定要考虑迁入区人口容量,否则会因人口迁入而产生诸如人口压力增大、资源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2010广东)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5.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C6.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 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人口数量较多,耕地面积最大,GDP占全国比重较大,水资源总量较小,严重缺水;
西南区人口数量较少,耕地面积较小,GDP占全国比重较小,水资源总量较大,水资源出现富余。2.(2010年广东珠海第二次质检)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双选)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P为环境承载力AC(2)图中反映了( )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CD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问题研究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问题研究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探究 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题研究 绿色食品知多少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