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方式及特点 交通运输网两种形式三个层次发展趋势交通运输布局组成要素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高速化
大型化
专业化
网络化小结:2010年7月18日上午10时18分,在飘舞的彩旗和喜庆的鞭炮声中,由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承建的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YGT-2标拉开施工序幕,标志着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正式动工。结合下图,完成第1~2题。
1.云桂铁路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高寒、冻土 B.缺氧
C.地形崎岖 D.经济落后
2.云桂铁路修建的经济意义有( )。
①有利于开发西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②有利于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 ④有利于国防的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A 在欧盟前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丰富。该组织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思考: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优势?方式: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优势:运量大,
运费低学以致用2.(2010·徐州模拟)读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鹰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出省铁路,温福线、福厦线、厦深线等高速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这些铁路进一步完善了福建省铁路网。(2)说出图中现有铁路布局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如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2)地形、河流。福建省多低山丘陵、多河流,铁路大体沿河谷,在地势相对较低、地面较平缓的地区分布。2.(2010·徐州模拟)读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鹰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出省铁路,温福线、福厦线、厦深线等高速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这些铁路进一步完善了福建省铁路网。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形成后的社会经济意义。(3)完善交通运输网;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加强区际联系;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hbf 学习目标考点:1.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密度及位置)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2.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交通线的发展促进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延伸发展交通线的衰落城市发展缓慢或衰落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运河通,城市兴;运河塞,城市衰。如嘉兴市的演变如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活动阅读案例2“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唐宋时期初始形态团块状明清时期城区河流淤塞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方向发展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延展建国初期60年代初70年代后期陆路交通发展缓慢建立许多工厂公路发展迅速沿河伸展为主 呈带状向外扩张 呈松散状沿公路发展,成星状唐代因京杭大运河的兴盛扬州成为繁华的港口和商业城市元代以后因运河的淤塞和海运的兴起,扬州迅速的衰落,扬州城市形态变化不大.古代扬州近代扬州现代扬州
①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轴。“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沿京广铁路线延伸日本筑波市受南北向公路的限制3.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沿江分布的特点石家庄石 太京广石德宝鸡宝成陇 海京沪淮南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典型案例: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山区或乡镇商业网点平原或城市商业网点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人口稀少.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线密集多样,人口稠密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原则:
交通最优原则。便捷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分布:原因:分布在城市中心处,接近大量的消费人群市场最优原则交通优
人流拥
物流丰
便集散
多网点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商业网点布局便捷交通三个相对隔离的区域钟鼓楼市场环状商业中心阅读案例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京不同时期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三足鼎立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对集镇商业的影响促集镇
商业繁荣使集镇
商业衰落因航道延伸或交
通线路的改线3.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
形态的影响对商业网点
分布的影响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对密度影响对分布位置影响交通最优市区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山区密度小平原密度大总结市场最优市中心D1.下列关于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原则,正确的是
①商业中心以集聚为原则,布局应靠近行政中心
②商业中心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布局在城市的中心
③商业中心以购物方便为原则,布局在居住区内
④商业中心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主要干道交叉口四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2.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在它的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及销售区
②.在它的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顾客
③.要有较好的大型运输码头
④.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A.①④ B.③④
C. ①② D. ②③(A) 下图为某地区聚落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聚落形态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山地 B.平原
C.交通 D.河谷
4.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丁乙 D.甲乙丙 BA5.最为机动灵活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 (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6.下列城市都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是:( )
A.北京与天津 B.武汉与广州
C.赣州与重庆 D.重庆与宜宾
7.山上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气候 B. 河流分布 C. 植被 D.地形BDDA.京九、京广、
焦柳、京沪线
B.浙赣、京九、
陇海、京沪线
C.京广、京九、焦柳、京沪线
D.京九、京广、京沪、陇海线读“我国南北纵列的铁路干线图”,完成8~9题。8.按①~④的顺序,线路名称排列正确的是CA.沿线地形以平原为主,造价低
B.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C.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D.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9.关于建设②铁路线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下列关于商业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业街一般建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B、商业街一般由较多的零售商店和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享受各种服务的场所组成
C、商业街不可能建在市郊
D、商业街为商业中心的一种组织形式C11.现在,株洲市的聚落空间形态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河流 B、地形 C、铁路 D、气候C12、关于商业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因此商业网点多于平原
B、北京王府井商业网点的选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C、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D、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一般沿河分布C13、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C、居民的住宅区内 D、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
D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C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有?
(3) 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处?原因是? 位于两河交汇处,有航运优势 B 铁路交通的建设晚于河运 位于市中心,河流和铁路的交汇会,交通方便,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位于城市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方便B 山区商业网点城市商业网点1、由图中可以看出,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________(大于或小于)平原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区商业网点需要从平原购进____________;平原商业网点需要从山区购进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_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3、A、B、C三处中,最容易发展成小型商业街的是 处,因为该处符合 原则。小于地势起伏、交通线路少、运输方式单一粮食、棉花林、牧产品自然环境ABCB交通最优、市场最优读图,并回答有关青藏
铁路的问题:
(1)在拉萨以北,铁路设
计比较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
(2)国家未选择已规划的滇
(云南)藏(西藏)线,是
因为沿线地区多地质灾害,
请列举其中三种________。
(3)西藏缺乏煤炭资源
(人均产煤6公斤),目前农牧区的主要生活能源为[ ]
A.木材和畜粪B.太阳能和沼气C.地热和风能D.水电和火电
(4)铁路通车后,若乘火车由北京至拉萨,沿途依次出现的地理事物排列正确的是[ ]
A.铁路线和城市:北京——京九线——郑州——陇海线——兰州——兰青线——格尔木——青藏线——拉萨
B.旅游景点:长城——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
C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
D.地形区: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铁路要穿越山地泥石流 地震 滑坡AAD读我国某历史名城图回答(1)老城区的发展轴线是 。呈 状。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是什么?
(3)新城区的发展轴线是 。呈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