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7张PPT。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 岩石、
生物、 等。
大气、水、土壤、地形(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生物循环、
和 等。
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1.地壳物质:① ________、②________、沉积岩。
2.地质作用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岩浆岩变质岩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有机物光合作用物质和能量交换《南方》P81名师点津藏羚羊的例子动态平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案例分析) 各个要素的发
展演化是统一
的,一个要素的
演化伴随着其
他各个要素的
演化。某一自然地理
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
素及整个地理
环境状态的
改变。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南方》P82知识精要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I、Ⅱ、Ⅲ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2.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DA(案例1)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7.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8.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AB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界里找不到完全相同 的两片叶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_____,整体性是_______。绝对的相对的海南岛黑龙江雪乡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山麓至山顶一、陆地自然带地理位置纬度海陆热量水分气候植被
土壤在地球表层占一定宽度并呈带状分布→陆地自然带。
66°34N23°26N0°大陆西岸 中部 大陆 东岸 大陆西岸 中部 大陆 东岸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南
方
新
课
堂
P85兔子?老鼠?
傻傻分不清楚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课本P91: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1236748591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冰原)0°30°6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90°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大
西
洋太
平
洋10°20°30°40°60°70°10°25°35°50°70°太
阳
辐
射
从
赤
道
向
两
极
递
减赤道低
气压带副高 副极地
低气压带极地高
气压带大洋
东侧大洋
西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陆大陆东部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010203040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温带
荒漠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7060900102535507090大气
环流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热量为主太阳辐射非洲自然带分布图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南方》P84合作探究
水分为主海陆位置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森林森林理想大陆 中纬度地区沿海沿海内陆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南方》P85
右下角图《南方》P85左上角降水量 <200mm 200—400mm 400—600mm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如果你从海南岛出发,经_______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你看到的植被大致依次为:①②③④琼州3.垂直地带性1.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知识巩固2.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距海洋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起伏
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南北纬1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4.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落叶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垂直地带性(2011.惠州三模)(2)甲地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由甲地向西至我国新疆南疆,自然景观变化主要体现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温带草原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 注意填空题答题原则:填进去的答案要与整句话保持通顺(2010.上海)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自然带依次是 、 和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热带雨林带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针叶林高山灌木带苔原带终年积雪林线(森林带的上界)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 )赤道地区高山植被带模式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理解
1.原因:随海拔的变化, 状况差异很大。水热从山麓到山顶,海拔增高气候的水热组合变化 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变化 形成自然带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课本P93http://qingyuan_huanbao.blog.163.com/热带雨林带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针叶林高山灌木带苔原带终年积雪赤道地区高山植被带模式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基带基本上与山地所处的____________相一致 。
水平自然带基带:是指山麓的自然带当地相应位置形成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基带基本上与山地所处的____________
相一致 。水平自然带http://qingyuan_huanbao.blog.163.com/热带雨林带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针叶林高山灌木带苔原带终年积雪赤道地区高山植被带模式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基带基本上与山地所处的____________相一致 。
水平自然带
3、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由赤道到两极太
阳
辐
射
从
赤
道
向
两
极
递
减赤道低
气压带副高 副极地
低气压带极地高
气压带大洋
东侧大洋
西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陆大陆东部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010203040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温带
荒漠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7060900102535507090大气
环流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3、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由赤道到两极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讨论:综合分析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南坡比北坡复杂的原因?
(从纬度、坡向、相对高度等对水分、热量的影响方面入手)判断阴坡阳坡判断带谱数量判断基带类型判断内容判断依据[活动]:据上图完成下列表格。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海拔阳坡高于阴坡。 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纬度高低、海拔、相对高度判断雪线高低阳
坡阳
坡阳
坡阳
坡阳
坡阳
坡阴坡阴坡阴坡阴坡阴坡阴坡(纬度越低,海拔和相对高度
越高,自然带谱数量越多) 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 判断内容判断依据[活动]:据上图完成下列表格。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海拔阳坡高于阴坡。 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纬度高低、海拔判断雪线高低气温 、降水量阳
坡阳
坡阳
坡阳
坡阳
坡阳
坡(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谱数量越多)阴坡阴坡阴坡阴坡阴坡阴坡判断阴坡阳坡判断带谱数量判断基带类型 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 ①气温越高,雪线__________,反之。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__________相关。越高正②降水量越大,雪线__________,反之。
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__________相关。越低负③阳坡热量_______阴坡,迎风坡降水量_______背风坡。高于大于④阳坡雪线______阴坡,迎风坡雪线______背风坡。⑤气温与降水综合考虑,雪线高度主要受降水影响。高于低于ABCD分别在哪个半球?ABCD四山海拔高度大体相当,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是 。AD在北半球;BC在南半球ABDC阳
坡阳
坡阳
坡阳
坡阴坡阴坡阴坡阴坡(2011.北京海淀区二模)图3为“某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2.乙坡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011.海淀区二模)图3为“某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1.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
A.该山地可能位于赤道地区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甲坡的水热状况优于乙坡
D.水分差异导致植被类型不同(2012.韶关二模)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 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图19.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2012.韶关二模)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 20.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温室效应增强热带雨林带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针叶林高山灌木带苔原带终年积雪林线雪线赤道地区高山植被带模式图(2012.韶关二模)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 20.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温室效应增强小结: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带性分异规律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受地形 洋流 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与上述规律不合的现象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状况)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一、远离亦道的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二、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
气候赤道穿过东非高原 三、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 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沙漠里的绿洲1.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气候????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2.因纬度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3.某高山山麓有常绿阔叶林分布,此山位于A.热带??? B.温带??? C.亚热带??? D.亚寒带
4.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基础练习CBCD读下图,回答。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