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已知线段AB=10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度是( )
A、7cm B、5cm或3cm C、7cm或3cm D、5cm
2.由4个相同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 )
[
3.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
A. B. C. D.
4.如图,已知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AOB=,则∠C等于( )
A. B. C. D.
5.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那么∠2的度数是( )
A.32o B.68o C.58o D.60o
6.、一个四边形切掉一个角后变成( )
A. 四边形 B. 五边形
C. 四边形或五边形 D. 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
7.已知线段AC=10cm,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点D是线段AC上一点,且BD=2 cm,则线段CD的长为( )
A. 3cm B.3cm或7cm C.8cm或3cm D.8cm
8.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 )
A.3 B.2 C.3或5 D.2或6
9.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
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 °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2=45° B.∠1=∠3 C.∠AOD与∠1互为补角 D.∠1的余角等于75°30′
二、填空题
11.如图,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平行,若量角器的一条刻度线的读数为70°,与交于点,那么 度.
12.如图,a⊥c , b⊥c , ∠1=70 , 则∠2=______
13.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中,点A是其中的一个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若再另外找2个格点B、C,使∠BAC=45o,则这样的角共有 个.
14.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 ∠1=35°,那么∠2是 °.
15.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n条直线的交点的最多个数是________.
16.在中, ,于点,cm,则 cm.
三、解答题
17.已知,如图,∠AOB的两边上的两点M、N,
求作:点P,使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且PM=PN.(保留作图痕迹)
18.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如图:已知∠AOB=80°,射线OC在∠AOB内的内部,OD、OE分别平分∠AOC、∠COB,求∠DOE的度数。
(2)如图:如果将(1)中射线OC顺时针旋转到∠AOB的外部,其他条件不变。你还能求出∠DOE的度数吗?
19.如图,B、C为线段AD上的两点,点C为线段AD的中点,AC=5cm,BD=6cm,求线段AB的长度.
20.如图,AD平分∠MAN, BD⊥AM,CD⊥AN,垂足分别为B、C
(1)说明:AB=AC
(2)若点E为线段AB上一点,用尺规在射线AN上找一点F,使△CDF与△BDE全等(保留作图痕迹),请写出此时∠AFD与∠AE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90°,∠1=40°.求∠2和∠3的度数.
22.(1)如图,已知∠BAC+∠ACD=180°,AE平分∠BAC,CF平分∠ACG.则∠1与∠2的关系怎样?试证明你的结论.(要求写出推理过程和每一步的理由)
(2)若将(1)中的条件改为∠BAC=∠ACG,其它条件不变,则∠1与∠2的上述关系还成立吗?(直接写出结论即可)
23.已知:如图,∠AOB是直角,∠AOC=40°,OM是∠BOC的平分线,ON是∠AOC的平分线.
(1)求∠MON的大小.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1)求的大小.
(2)当锐角的大小发生改变时,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24.已知:如图,∠1=∠2,∠3+∠DCB=180°,∠CME:∠GEM=4:5,求∠CME的度数。
一、选择题
1.已知线段AB=10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度是( )
A、7cm B、5cm或3cm C、7cm或3cm D、5cm
2.由4个相同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视图的定义,主视图为从正面得到的正投影.故选:A.
考点:三视图中的主视图.
3.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图形,互为余角的只能是C,故选C.
考点:余角和补角.
4.如图,已知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AOB=,则∠C等于
A. B. C. D.
【答案】B。
【解析】∵∠A=,∠AOB=,∴。
∵AB∥CD,∴。故选B。
5.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那么∠2的度数是( )
A.32o B.68o C.58o D.60o
6.、一个四边形切掉一个角后变成( )
A. 四边形 B. 五边形
C. 四边形或五边形 D. 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
【答案】D
【解析】如图可知,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变成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
故选D.
7.已知线段AC=10cm,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点D是线段AC上一点,且BD=2 cm,则线段CD的长为( )
A.3cm B.3cm或7cm C. 8cm或3cm D.8cm
【答案】B.
【解析】
考点:1.两点间的距离;2.分类讨论.
8.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 )
A.3 B.2 C.3或5 D.2或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画图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
∵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AB=4.
第一种情况:在AB外,如答图1,AC=4+2=6;
第二种情况:在AB内,如答图2,AC=4﹣2=2.
故选D.
考点:1.两点间的距离;2.数轴;3.分类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9.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
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 °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2=45°
B.∠1=∠3
C.∠AOD与∠1互为补角
D.∠1的余角等于75°3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OE⊥AB于点O,∴∠AOE=90°,∵OF平分∠AOE,∴∠2=45°;∵∠1与∠3互为对顶角,∴∠1=∠3=15°.∵AOB为直线,∴∠AOD与∠1互为邻补角.故选D.
考点:1.垂线;2.对顶角、邻补角.
二、填空题
11.如图,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平行,若量角器的一条刻度线的读数为70°,与交于点,那么 度.
【答案】
【解析】因为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平行,所以
,故
12.如图,a⊥c , b⊥c , ∠1=70 , 则∠2=_______
【答案】70
∵∠2与∠3互为对顶角,∴∠2=70°.故答案为:70°.
13.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中,点A是其中的一个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若再另外找2个格点B、C,使∠BAC=45o,则这样的角共有 个.
【答案】7
【解析】要使∠BAC=45o,那么一边中直角边,一边是正方形的对角形,这样总共有6个,另有一个是向下四个格中和A点相对的两边的中线之间的夹角也是45o,故总共有7个。
14.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 ∠1=35°,那么∠2是 °.
【答案】55
【解析】如图,∵∠1=35°,∴∠3=90°-∠1=55°,∵直尺两边平行,∴∠2=∠3=55°.
15.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n条直线的交点的最多个数是________.
【答案】6
16.在中, ,于点,cm,则 cm.
【答案】3
【解析】解:,,根据“三线合一”可得
三、解答题
17.已知,如图,∠AOB的两边上的两点M、N,
求作:点P,使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且PM=PN.(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做MN的垂直平分线与∠AOB的平分线的交点
【解析】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作法,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
18.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如图:已知∠AOB=80°,射线OC在∠AOB内的内部,OD、OE分别平分∠AOC、∠COB,求∠DOE的度数。
(2)如图:如果将(1)中射线OC顺时针旋转到∠AOB的外部,其他条件不变。你还能求出∠DOE的度数吗?
【答案】(1)40°;(2)40°
【解析】
(2)∵OD、OE分别平分∠AOC、∠COB
∴∠DOC∠AOC,∠COE∠BOC
∴∠DOE=∠DOC-∠COE∠AOC∠BOC∠AOB
考点:比较角的大小,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的平分线把角分成相等的两个小角,且都等于大角的一半,注意本题要有整体意识.
19.如图,B、C为线段AD上的两点,点C为线段AD的中点,AC=5cm,BD=6cm,求线段AB的长度.
【答案】4cm
【解析】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小线段,且都等于原线段的一半.
20.如图,AD平分∠MAN, BD⊥AM,CD⊥AN,垂足分别为B、C
(1)说明:AB=AC
(2)若点E为线段AB上一点,用尺规在射线AN上找一点F,使△CDF与△BDE全等(保留作图痕迹),请写出此时∠AFD与∠AE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略
(2)∠AED=∠AFD或∠AED+∠AFD=180°
【解析】
(1)略
(2)②作图略(两点) ∠AED=∠AFD或∠AED+∠AFD=180°
2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90°,∠1=40°.求∠2和∠3的度数.
【答案】∠2=65°,∠3=5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角是180°求得∠3=50°,再根据∠3与∠AOD互补,求得∠AOD的度数,应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2的度数.
考点:两角互补;角平分线的定义.
22.(1)如图,已知∠BAC+∠ACD=180°,AE平分∠BAC,CF平分∠ACG.则∠1与∠2的关系怎样?试证明你的结论.(要求写出推理过程和每一步的理由)
(2)若将(1)中的条件改为∠BAC=∠ACG,其它条件不变,则∠1与∠2的上述关系还成立吗?(直接写出结论即可)
【答案】(1)∠1=∠2 ;(2)仍然成立
【解析】
试题分析:(1)由∠BAC+∠ACD=180°可证得∥,即得∠BAC=∠ACG,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1=,∠2=,从而证得结论;
(2)证法同(1).
(1)∠1=∠2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23.已知:如图,∠AOB是直角,∠AOC=40°,OM是∠BOC的平分线,ON是∠AOC的平分线.
(1)求∠MON的大小.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答案】(1)45° (2)∠MON的大小不发生改变,理由见解析
【解析】解:(1)因为∠AOB是直角,∠AOC=40°,
所以∠AOB+∠AOC=90°+40°=130°
因为OM是∠BOC的平分线,因为ON是∠AOC的平分线,
所以∠MOC= ∠BOC=65°,∠NOC=∠AOC=20°
所以∠MON=∠MOC-∠NOC=65°-20°=45°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因为∠MON=∠MOC-∠NOC=∠BOC-∠AOC=∠AOB
又∠AOB=90°,所以∠MON=∠AOB=45°
24.已知:如图,∠1=∠2,∠3+∠DCB=180°,∠CME:∠GEM=4:5,求∠CME的度数。
【答案】∠CME=80°
【解析】
∵∠3+∠DCB=180°,∠3=∠GBA
∴∠GBA+∠DCB=180°
∴AB∥CD
∴∠1=∠CFA
∵∠1=∠2
∴∠2=∠CFA
∴AG∥CM
∴∠CME+∠GEM=180°
∵∠CME:∠GEM=4:5
∴∠CME=80°.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