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课件(22张ppt)+导学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区位选择》课件(22张ppt)+导学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20 13:02:43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标: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
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农业:农业部门结构: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按生产对象)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一、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1、区位含义2、区位因素及变化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政策 地价(比较稳定)(变化较快)地理位置相互联系一 年二熟一 年一熟一 年一熟两年三熟一 年三熟3、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复种制度: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一 年一熟水稻: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思考: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若无充足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生长。
气候(热量、降水)年降水量<250MM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水源(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思考: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什么能种植水稻?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因素平原——种植业
山区——林业、畜牧业地形茶树:越冬不耐低温,生长在亚热带、热带,生长期内相对湿度在80%左右,多云雾;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不能在碱性土壤中生长土壤(水分)(种植业)(灌溉)水稻田甘蔗地鱼 塘花卉场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耕地经历了以下变迁过程,为什么?市场、政策1、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土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收益递增;
2、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因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消费兴起;
3、东南沿海紧临港澳台,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
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气候(热量)水源地形市场交通土壤科技劳动力政策探究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农业生产主导因素如何描述农业区位选择条件?水热条件好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
多山地丘陵
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
成本低农业科技水平高政策优惠
政策支持水陆交通便利土地价格低2.读下图,该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五种农业,请在A、B、C、D、E五个区位安排这五种农业,并说明理由。A
B
C
D
E养鱼
果园
乳牛
花卉
小麦小地域范围农业区位选择条件分析不易运输易腐不易运输易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单位面积产值递增探究点二: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①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②位于冲积扇,土壤肥沃;
③河流多,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
(1)分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二、区位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农作物范围。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橡胶 改造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地形因素 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二、区位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改造对农业生产不利的气候因素 二、区位因素的利用和改造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二、区位因素的利用和改造例5:读环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地中海沿岸图:材料二: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的种植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成为“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保鲜技术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加看好。(1)该地区的“时鲜业”以生产 等农产品为主,影响其发展的不利气候因素有 。 全年降水不足,雨热不同期 水果、蔬菜、花卉(2)从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时鲜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市场:广阔的欧洲市场(欧洲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交通:发达的交通运输
技术:冷藏、保鲜技术先进 时鲜业是指时令蔬菜、水果、鲜花等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季节性强、不易保鲜储存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8分)生态保护的需要;
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探究点二: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形成条件: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2、特征: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基于各类具有共同特征的农业生产地区 第3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编制: 审核:
高一 班 第___小组 学号:_____ 姓名: 老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4.结合案例,能够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选择。
【重难点突破】
1.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使用说明】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教材基础知识梳理】,并尝试对【探究点】进行研究。
课后巩固:完成【金版学案】和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课前预习案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 ,这些因素就是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 的选择。
2.影响因素及其变化: 自然因素如 、 、 、 和社会经济因素如 、 、 、 、 等。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 因素是比较稳定的,而 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 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 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
2.标志: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 、 、 、 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该国家农业主要是 和 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既是世界 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 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国土东南部的 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如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交通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请说出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千烟洲的立体农业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冬季,南方四川等地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水稻种植业实行精耕细作
近年蔬菜种植收益显著高于粮食种植,但国家予以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种粮
2.读下图,该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五种农业,请在A、B、C、D、E五个区位安排这五种农业,并说明理由。
农业类型
理由
A
B
C
D
E
探究点二: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材料一:黑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课后巩固案
【知识结构图】

导学案7 参考答案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一.1.地理位置,相互联系,农业的区位因素,合理利用
2.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自然,社会经济
二.1.地域,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地区 2.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
3.耕作业,畜牧业,小麦,畜产品,羊毛,墨累—达令盆地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气候(热量),水源,地形,市场,交通,土壤,科技,劳动力,政策
2.
农业类型
理由
A
养鱼
水库水域面积大
B
果园
丘陵地形适宜种植果树
C
乳牛
临近公路,便于产品运输到城镇
D
花卉
花卉需水量大,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临近城镇
E
小麦
土地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大
探究点二:
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