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标: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
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聚落形态兴衰商业密度位置兴衰区域面点建设意义(3)评价(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
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2008,宁夏卷)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图6),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沪甬两地的直线距离不过200公里,但最初需要绕道杭州,实际交通里程却要达到近400公里。从宁波去上海,单趟的行车时间需要四五个小时,当天往返实在有些吃力。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虽然只有短短的36公里,却在沪甬两地之间构筑了一条海上高速公路大通道,沪甬两地的行车时间缩短到了目前的2个多小时。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该城区早期沿 布局,是因为 ;扩展后的城区向 沿线方向延伸,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带来的影响 。河流水运便利铁路1、新的交通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聚落沿 ( 、 、 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 。教材83页图5.7 武汉城市略图教材83页图5.6 株洲城市略图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流主要发展轴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株洲城市空间形态呈现沿 发展的特点铁路1、新的交通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火车拉来的城市”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呈现
分布的特点沿江美国十大城市群:“波士华”(Bos-Wash)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Chi-Pitts);“夏兰大”(Char-lanta)城市群;“南加州”(So-Cal)城市群;……日本的三大城市圈:东京、大阪、名古屋交通运输网将各聚落联系起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探究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
区位因素是 和 。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
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
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河流、(煤铁)资源 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交通(铁路的兴建) 南北方向沿铁路延伸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空中看扬州城区的古运河扬州瘦西湖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扬州兴也运河,衰也运河。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古扬州城因京杭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使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江海河互通、公铁水联运”的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一个区域内各种商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交通线、运输工具、仓库等交织在一起,形成商业网,即若干商业企业依靠交通运输线路所形成的商业网络。在商业网中的单个商店被称为商业网点。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地势起伏大,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分布密度小。平原:地势平坦,线路密集,方式多样,分布密度大。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图5.10 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市区中心或市内街角路口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位置基本原则市场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原因接近大量的消费人口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2.读某城市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商业网点A的布局符合________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优势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交通 交通便利 地租较低 (2)图中商业中心B的布局符合________最优原则,
这里发展商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 人口密集,市场广大,且市场对外的辐射能力强 不合理 这里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探究点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导学案
编制: 审核:
高一___班 第___小组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分布及空间形态的影响。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难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使用说明】
1.课前预习: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探究题目。
2.课后作业:完成[金版学案]习题。
课前预习案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方式的变化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新的交通方式的发展会带动 的变化。
(2)某种交通方式的 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 、 、 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 。
3、交通运输网的影响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将各聚落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 。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请阅读教材84页图5.8和图5.9, 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填写下表。
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的分布情况对比
地形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状况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平原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以 为原则,商业网点多建立在 边缘
或 沿线。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和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探究点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2.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商业网点A的布局符合 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优势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商业中心B的布局符合 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优势是 。
(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为什么?
【知识网络图】
答案
一、1、聚落空间形态 衰落
2、交通干线 铁路 公路 河道 主要发展轴
3、大城市带
二、1、山区: 方式单一、线路稀少 小
平原: 线路密集,方式多样 大
2、交通最优、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探究:
1.(1)河流、煤铁资源
(2)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兴建)
(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2.(1)交通。交通便利,地租较低
(2)人口密集,市场广大,且市场对外的辐射能力强
(3)不合理。这里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