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拉练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训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拉练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训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20 14: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一___班
第___小组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长江之肾”。近几年来湖区持续干旱,水位持续下降,而且水质趋于恶化。下表为鄱阳湖出入湖口化学污染物环境通量估算表。据此回答1~3题。
年份
水期
出入湖状况
污染物质量浓度(mg·L-1)
流量(m3·s-1)
污染物通量(c·a-1)
水质污染评价指数
水质类别
2008
丰水

4.03
3018
383.56
2.60


4.44
4897
685.68
3.82

2009
枯水

5.14
801
129.84
2.96


5.63
1250
221.93
2.68

2009
丰水

3.45
3752
108.21
2.83


2.67
5120
131.11
3.51

2010
枯水

4.72
949
141.26
4.40


4.29
1387
187.65
3.54

1.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观光旅游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降解污染物 
④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⑤调节区域小气候 
⑥防止海水入侵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2.据表格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出入湖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最大
B.湖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污水
C.湖区污染物质量浓度与出入湖水量不相关
D.湖区水污染不会影响到湖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3.鄱阳湖低水位持续时间较长及水质恶化对流域内的影响不包括
A.附近城市的居民用水受到很大影响
B.导致湖区农作物的质量下降
C.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D.对下游河流的调蓄能力增强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垦糖业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回答4~5题。
4.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黑龙江
B.新疆
C.山东
D.广西
5.该循环经济模式
A.没有产生任何废弃物
B.受市场影响最为显著
C.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D.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生产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
7.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煤气净化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显示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缺陷。下图为“焦炉煤气的干法净化生产流程图”。据此回答8~9题。
8.若W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水泥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砖瓦厂
9.该生产流程的优点有
①粉尘去除率高 ②根本上缓解全球变暖 ③热回收利用率高 ④减少污染物质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右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①智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
B.①空间资源 
③矿产资源
C.②空间资源 
③智力资源
D.②矿产资源 
③智力资源
11.工业文明阶段,曲线①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
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
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居民的汽车消费逐渐活跃。据此回答12~13题。
1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提升大气质量
D.城市郊区化
13.由于石油用量增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有
①全球气温上升
 ②地方病增加 
③臭氧层空洞扩大 
④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碳交易是指把CO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需要治理,而治理温室气体则会给企业造成成本差异;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交换,那么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进行交换。由此,借助碳权交易便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方式。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碳排放量低于消费的碳排放量
B.发展中国家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一般高于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一般以消费他国碳排放量为主
D.发达国家消费的碳排放量一般高于生产的碳排放量
15.在今后的碳交易规则的制订中
A.以生产的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B.以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C.以消费的本国和他国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更符合公平性的原则
D.以消费的本国碳排放作为衡量指标,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17.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内涵图。图6中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读图,回答18~19题。
18.对Ⅰ—Ⅳ所示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
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
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
D.Ⅳ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
19.图中所示模式与目前大部分非洲国家状况相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0.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的观念
B.发展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综合的观念
综合题(共20分)
21.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  
 ,A—B
阶段经
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B—C
阶段二者的关系是     
     。经济水平高,但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  
  阶段。(8分)
(2)人类社会处在A—B
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和  
  两种类型。(4分)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B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  )
(4分)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科学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  )
(4分)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1-10
BBDDC
DBACD
11-20
CDBDC
ABACA
21.(20分)(1)A以前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 
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减轻 C以后(8分)
(2)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4分)
(3)B(4分)
(4)C(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