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 (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 (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0 17:3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研

对象析 题指事物作为标志的
显著特色中国建筑 的 特征研


向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在现代社会如何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结语)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引论)(1—2)(3—13)(14—19)(20)(主体部分)(进一步深化谈论的主题,“为什么”)
总体特征(一)个体建筑特征(立体构成)三个部分(台基、房屋、屋顶)(二)群体建筑特征(平面布置)四个方面(主次、 对称、 朝南、 户外)一 、个体建筑构成
二、群体建筑构成
鸟瞰故宫(三)框架结构
(木材柱梁)结构特征(五)举折、举架作用
(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四)斗拱作用
(减力、 加固、 承托、 装 饰)三、结构方法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四、斗拱五、举折、举架(六)屋顶特点
(瓦面弯曲,四角翘起,装饰壮丽)装饰特征(九)用材装饰
(色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八)部件装饰
(构件交接部分经过加工,高度装饰)(七)着色大胆
(屋身朱红,上部结构彩绘装饰)六、屋顶的装饰作用七、颜色的选择——朱红霸王拳 八、部件的装饰作用三福云瓦当脊吻门 环九、建筑材料的装饰
彩漆木刻浮雕琉璃中国建筑
的特征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个别建筑构成群体建筑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和举架结构
特征装饰
特征屋顶的装饰作用 颜色的选择——朱红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外观装饰主次整体局部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总


征结


法小结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的“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
请同学利用网络资源或者实地观察、了解碉楼,并写出碉楼建筑群的特征以及碉楼背后的文化义。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石楼、夯土楼、砖楼、混凝土楼。 请同学利用网络资源或者实地观察、了解碉楼,并写出碉楼建筑群的特征以及碉楼背后的文化义。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碉楼上部分穿的是西装,下部分穿的是唐装。
开平碉楼罕有的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