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午练人教版必修三2.1《沙漠化的防治》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午练人教版必修三2.1《沙漠化的防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21 06: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3
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班级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1-20每题4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读下图,完成1-3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4.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麦秸、稻草、芦苇等材料,在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建成了一条宽500~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如图)。图中沙障的作用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固沙成本低、费用少
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
④用沙障保护交通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7题。
材料1:美国南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
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
材料2: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61万公顷荒漠和墨西哥20万公顷农田提供农业灌溉水源。
5.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
B.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C.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6.充足的光照条件和灌溉水源,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
A.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B.商品谷物农业区
C.重要的棉花产区
D.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7.下列沙漠中,与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相似的有
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②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西南非洲纳米布沙漠 
④南美阿塔卡马沙漠(秘鲁寒流沿岸) 
⑤撒哈拉沙漠 
⑥中亚卡拉库姆沙漠 
⑦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以东)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⑦
C.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⑦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却在20
m以上。据此回答问题。

8.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其生长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
   读我国新疆和四川两省(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水源
C.水源和地形
D.植被和气候
11.目前,甲、乙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
A.“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B.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C.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
D.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
12.两省(区)储量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水能
B.天然气
C.地热
D.煤
 读右图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图以及相关报道,回答13~14题。
2010年1月19日召开的自治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去年新疆环境质量呈现局部改善与部分退化并存的局面,生态环境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环境退化的区域面积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对大气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是沙尘天气。
13.新疆生态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降水量少,蒸发旺盛
B.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C.人类生产活动所致
D.西北防护林受到破坏
14.关于治理新疆地区沙尘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营造防护林、绿洲生态区,全面实施生态工程是治理沙尘天气的有效措施
B.只要大力开展防治荒漠化工程,沙尘暴就会被消灭
C.大力固沙,恢复植被,全面建造绿洲
D.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17.在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时,最经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
A.营造薪炭林
B.兴建沼气池
C.推广省柴灶
D.开发风能、太阳能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18—20题。
18.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
①南疆    
②北疆
③呼伦贝尔草原
④辽河上游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9.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2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右图示意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22-23题。
22.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3.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 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24--25题。
24.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25.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1-5
DBBDA
6-10
DCBAC
11-15
ABCAB
16-20ACDCD
21-25CD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