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6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1节认识环境管理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6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1节认识环境管理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21 12: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环境管理有助于在环境保护中协调各个利益集团
之间关系
3、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
保证)。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单纯靠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彻底
解决环境问题。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 由于这些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出废弃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和环境污染,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于段提高牧草产量,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如果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放牧,牧民甲养10头奶牛,牧民乙养20头奶牛,牧民丙养10头奶牛,这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 案 例 公产的悲剧牧民甲: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牧民乙:20头x 1000升/头=20000升
牧民丙: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总计:40000升。 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奶量将下降。此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 前提: 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 牧民甲:10头x 970升/头=9700升
牧民乙:20头x 970升/头=19400升
牧民丙:11头x 970升/头=10670升
总计:39 770升。阅读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从计算的结果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个人利益整体利益矛盾解决办法:协调各个利益
集团之间的关系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3.环境管理的手段:
个人、企业、政府国家和政府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环境管理的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环境管理的核心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对象——该管什么?1、个人
2、企业
3、政府执行主体——谁来管理?国家和政府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排放污水要罚款排放废气——罚!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 了解环保法律,并积极利用法律保护环境。不法者将受到法
律的制裁活动:模拟法庭请一名同学上来做犯人,一组做原告律师,另一组做被告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