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6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6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24 09: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四)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国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植树运动。有关森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带的作用是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B.交通沿线两侧造林主要是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保护路基
C.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城市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杀菌抗病
答案 B
解析 “三北”防护林带主要的作用是防风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城市绿化带主要起到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的作用,故A、C、D均错。
 读下表,完成2~3题。
某区域2000~2011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
转化来源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
027
0
17
627
水库坑塘
25
657
-33
-211
5
694
926
水田
76
-793
-1
053
0
0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2.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3.与2000年相比,2011年该区域(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答案 2.B 3.C
解析 第2题,注意运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小”。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湿地类型面积的数据变化,可以计算出水库坑塘面积增加最大,其次为海涂、水田(面积减少)、河渠(面积增加)。第3题,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2011年比2000年该区域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必然增加,水鸟栖息地增加,当地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4~5题。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D18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新建文件夹\\D18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胡美娟\\2016\\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已传\\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D18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181.TIF"
\
MERGEFORMAT
4.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
D.人类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主要考查对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不合理活动导致土壤盐碱化知识的再现能力。这里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如果经常大水漫灌,易导致土壤盐碱化。第5题,B处为毛乌素沙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读图完成6~7题。
INCLUDEPICTURE
"../../../D18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182.TIF"
\
MERGEFORMAT
6.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温度
C.地形
D.光照
7.北方农牧交错带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土地荒漠化严重
D.湿地大面积消失
答案 6.A 7.C
解析 第6题,读图分析可知,北方农牧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带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降水。第7题,由于北方农牧交错带降水较少,加上人类大规模的垦殖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曾经水草丰美,鹅雁栖息。短短几年时间,碧波荡漾的安固里淖从10万亩的水域面积就锐减到不足千亩,直至2004年冬季彻底干涸。据此回答8~9题。
8.而今,当地群众说“坡地风舔了,滩地起碱了,生活危险了”,这反映了当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①土地沙漠化 ②土壤盐碱化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造成“安固里淖”干涸的原因可能有(  )
①连续多年气候大旱 ②严重超采地下水 ③蒸发量突然增大 ④湖泊旅游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8.A 9.A
解析 第8题,本题考查了荒漠化。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题干可知,当地由于水源短缺,湖泊干涸,造成了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第9题,本题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安固里淖”消失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干旱外,与当地过量开采地下水也有关系。
读下图,回答10~11题。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DLA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新建文件夹\\DLA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胡美娟\\2016\\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已传\\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DLA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LA6.TIF"
\
MERGEFORMAT
10.图中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近三年来经常出现断流,其形成原因是(  )
①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②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白昼时间变长 ③黄赤交角缩小,太阳直射点北移 ④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图示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毁林开荒,森林大量减少
B.草场退化
C.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D.生物多样性骤减
答案 10.D 11.B
解析 河流水量的变化与河水的补给与支出有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会导致河水的补给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导致河水的支出增加。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不合理的放牧极有可能造成草场的退化。
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
INCLUDEPICTURE
"../../../D18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185.TIF"
\
MERGEFORMAT
12.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  )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草场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13.B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形成原因包括(  )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之间 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 ④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2.B 13.D
解析 第12题,四个地区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且都有山地或丘陵的分布,具备水土流失发生的条件。第13题,B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河流多为内流河。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4~15题。
INCLUDEPICTURE
"../../../D18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186.TIF"
\
MERGEFORMAT
14.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15.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
答案 14.D 15.C
解析 d、g均为山地、丘
( http: / / www.21cnjy.com )陵地带,降水多,以林地为主;a、b均为绿洲;c为典型草原;f为林草过渡地带;e处冰川广布,水源充足,为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中国中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部的亚热带森林和山脉中,大约有四千只野生华南虎(亦称中国虎)。目前,华南虎几乎在野外灭绝。2003年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先后将四只动物园内的小华南虎从中国输送到南非老虎谷保护区进行野化训练。老虎谷保护区的创建人斯图尔特先生和全莉女士在这里资助组建起一支国际顶尖野保执行团队,开始这一项最值得也是最有意义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材料二 
下图为“南非老虎谷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Z6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新建文件夹\\Z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胡美娟\\2016\\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已传\\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Z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Z61.TIF"
\
MERGEFORMAT
(1)说出老虎谷保护区选择在南非的优势条件。
(2)简述保护华南虎的意义。
答案 
(1)①与原栖息地、气候条件相似;②有广阔茂密的森林草原;③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④有优秀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野保技术和经验丰富。
(2)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
解析 (1)野生动物保护,一是在原栖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另一是与原栖息地条件相似,南非的气候条件与我国华南虎生存条件正好相似。而且这里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动物保护有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更有利于华南虎种类的保护。(2)减少物种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 青海湖示意图及其2001至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Z62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新建文件夹\\Z62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胡美娟\\2016\\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已传\\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Z62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Z62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Z6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新建文件夹\\Z6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胡美娟\\2016\\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已传\\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Z6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Z62.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2001年至2009年青海湖周边三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值。
海晏
刚察
天峻
年降水量变化值(毫米)
+18.9
+7.4
+15.5
年平均气温变化值(℃)
+0.05
+0.06
+0.12
(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2001至2009年青海湖水体面积变化的总趋势。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01至2009年青海湖水体面积出现此趋势的可能原因。
答案 (1)青海湖水体面积9月大于4月,总体上在不断扩大。
(2)2001年后,青海湖流域降水量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水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该地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科学放牧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解析 (1)依据材料一,青海湖200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至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青海湖水体面积总体上在不断扩大。(2)湖泊面积的扩大,主要是入湖水量增加所致,青海湖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依据材料二,2001年~2009年,青海湖周边年降水量变化值升高,说明该流域降水补充湖泊量增加,导致湖面面积增大;该流域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再加上该地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科学放牧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8.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超级农场主
Ro
( http: / / www.21cnjy.com )ssi兄弟拥有40万亩棉花田,由于土壤越来越坚硬,必须深犁1米左右才可以继续耕种,普通的拖拉机已无法完成。1977年Rossi兄弟花了30万美金找到了Big
bud公司定制一个大个头拖拉机来犁地。它马力达750~900匹,犁宽24米,耕深1米以上,最大耕速每分钟可达6亩。为史上世界最大的农用拖拉机。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Rossi兄弟40万亩耕地的土壤变得越来越坚硬,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2)如果Rossi兄弟在他们的40万亩耕地上年复一年的种植棉花并用这种拖拉机来耕作,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问题?
答案 (1)水土流失、风力侵蚀使其失去了疏松的表土层;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变硬。
(2)土壤肥力进一步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增多。
解析 (1)土壤坚硬的原因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化肥的使用、地表疏松土层的减少有关。由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和流水作用,故流水、风力侵蚀使其失去了疏松的表土层,剩下的地表较硬;而且美国种植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施用了大量化肥,导致土壤板结。(2)如果他们年复一年的种植棉花,这样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并一直用这种拖拉机来耕作,使得土地肥力破坏严重;且一直种植棉花,当地病虫会适应当地环境越来越多。
19.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D22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地理
人教选修6\\1111111111\\新建文件夹\\D22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胡美娟\\2016\\同步\\创新设计\\地理\\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已传\\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D22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29.TIF"
\
MERGEFORMAT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
①耕地生产力下降
②草场退化
③平均收入减少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可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5点)
答案 (1)③ ② ①
(2)太阳能 风能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人工种草,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消除贫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解析 第(1)题,A处为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加引起的,将导致购煤能力下降,因此为“平均收入减少”;B处是秸秆燃烧量增加和荒漠化扩大引起的,为“草场退化”;C处为农田施肥量减少和荒漠化扩大引起的,为“耕地生产力下降”。第(2)题,图中信息提示该地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第(3)题,该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