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4 18:30:24

文档简介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导学案
第 周第 课时 课型:新授课 编写人:胡丽娟 审核人:李艳 执教者:
【课程标准】
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学习目标】
1. 了解隋唐创立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科目、内容及科举制的作用。
2. 了解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3.理解科举制与唐朝社会风貌的关系。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并在课文相关内容处作好标注。)
(一)科举制换发的活力
科举制实质和原则
实质:
原则:
创立朝代和皇帝
主要科目以及考察的能力
主要作用
将科举制的主要作用(影响)在课本划线,并且标好序号。
(二)衣食住行时尚




(三)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在课本划线做好笔记)
(1)出现的原因:
(2)特点:
三、预习检测
1、《新唐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这表明( )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 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2、“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中体现了唐朝科举制考试中最受人们推崇的科目是( )
A.秀才 B.诗赋 C、明经 D.进士
3、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 )
A、策问 B、杂文 C、经史 D、诗词
4、我国是传统的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1-4月我国茶叶出口9.85万吨,出口金额1.91亿美元。你知道茶的故乡在( )
A.中国 B.日本 C、埃及 D.欧洲
5、假如你漫步在唐朝长安街头,你能看到以下哪些有趣现象? (  )
①城市规划科学,街道整齐 ②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或经商 ③唐代妇女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文娱活动④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四、我的疑问、收获
【课堂探究】
材料一: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在汉代,推举的对象多是公卿或郡县的属吏,或者是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魏晋以后,选举之权更是逐渐被地方上的士族门阀把持,庶族子弟多受排挤。
材料二:科举制度实行后,用人之权收归中央,并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科举制,虽然已衰落、废除,但在它发展、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并不是一直像过街老鼠一样,被当成束缚人才思想、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而人人喊打。 ——马渭源
材料四: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汉至魏晋的选官方式与隋唐时期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思考题目考察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到近代科举制为什么像过街老鼠一样,最终被淘汰。
      
      
      
?(4)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就是源自科举制,它们之间在目的上有什么不同?今天的考试制度还存在着哪些弊端?
      
      
      
      
【学习小结】(在课本完成思维导图)
【课堂检测】
1、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可参与国家管理 B.对皇帝权力有一定限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地主贵族的特权
2、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
A.唐诗影响深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C.唐诗取材广泛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3、有人曾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单声道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中大的影响。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唐朝科举制)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管兵,内外族婚…(严禁)刑家父子、工商殊类(应试)。"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包括( )
①唐朝科举考试有资格限制 ②以门第出身为标准选拔官吏
③唐统治者重农抑商 ④唐代科举制有其进步性,应基本肯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右图为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戴帷帽骑马女佣,解读这幅图片,主要说明的问题是( )
A、唐代妇女可以骑马出行
B、唐代马匹是主要交通工具
C、在唐代妇女的地位高于男子
D、唐三彩是当时著名的手工艺品
6、“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三教珠英》包含儒、佛、道内容;壁画中舞伎和乐队大都由多民族混合组成。反映了( )
①习俗风尚体现出胡汉交融的特点②思想文化体现出中西贯通的特点
③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你认为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博大宏放出现的原因是: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新。
B.唐朝不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C.体现了唐太宗“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的追求。
D.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8、你知道哪些与科举有关的历史典故、词语或诗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拓展延伸】科举制推行前的选人制度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科举图解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导学案答案
【课前预习】
明经:主要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包括策问、经史、杂文等。重在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衣:唐朝人喜爱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中原地区的双面锦等丝织品面料也传到新疆
食:饮茶习俗在唐朝风靡全国,汉人胡食
住: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行:骑马出行普遍而富于情趣
(1)出现的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经济繁荣、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2)特点: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现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造活力的时代精神。
三、预习检测BDAAD
【课堂探究】
(1)秦至魏晋采用推举制,选官注重门第;隋唐时期采用科举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选官注重才学。
(2)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3)近代以来科举制不能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文体僵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束缚人才思想、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
(4)科举制是以选官为目的的,而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则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输送人才。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有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实践等,这些都应该逐步得到改善。
【课堂检测】ABDCCDB
8、“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雁塔题名” “独占鳌头”
“金榜题名” “状元及第”
登龙门,曲江宴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
课件12张PPT。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习目标:
1. 了解隋唐创立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科目、内容及科举制的作用。
2.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开放的政治制度。
2. 了解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3.理解科举制与唐朝社会风貌的关系。预习反馈一、大小组长快速检查:
1、组长检查:课前预习划书的情况(例如科举制的意义有没有分点)、以及有没有写小标题。
——养成好的预习习惯,上课质量才有保证
2、对课前预习的问题有疑问的用红笔做标记。
——有思考有疑问才是有意义的看书二、预习问题反馈:
1、科举制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2、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分别有哪些体现(1)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2)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3)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4)他们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后进行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与创造精神。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朝,隋炀帝
预习反馈明经:主要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经史、杂文后改考诗赋,策问重在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原则:以 为选官标准你知道哪些与科举有关的历史典故、
词语或者诗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大慈恩寺---大雁塔登龙门 唐代进士及第后,要题名大雁塔,
考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登第使年方27)曲江宴明、清科举取士之处 预习反馈唐朝人喜爱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中原地区的双面锦等丝织品面料也传到新疆饮茶习俗在唐朝风靡全国,汉人胡食居住条件大大改善骑马出行普遍而富于情趣预习检测1-5 BDAAD 三、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老外扎堆长安城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特点中西贯通、胡汉交融;博大开放、自由豪迈、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2、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等制度创新、经济繁荣、…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预习反馈(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汉至魏晋的选官方式与隋唐时期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材料一: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在汉代,推举的对象多是公卿或郡县的属吏,或者是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魏晋以后,选举之权更是逐渐被地方上的士族门阀把持,庶族子弟多受排挤。
材料二:科举制度实行后,用人之权收归中央,并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堂探究秦至魏晋采用推举制,选官注重门第;
隋唐时期采用科举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选官注重才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3.据材料三、四回答近代科举制为什么像过街老鼠一样,最终被淘汰?
4.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就是源自科举制,它们之间在目的上有什么不同?今天的考试制度还存在着哪些弊端?材料三: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科举制,虽然已衰落、废除,但在它发展、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并不是一直像过街老鼠一样,被当成束缚人才思想、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而人人喊打。 ——马渭源
材料四: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近代以来科举制不能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文体僵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束缚人才思想、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课堂探究二科举制是以选官为目的的,而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则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输送人才。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有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实践等,这些都应该逐步得到改善。 科举制是开放的政治制度,请你说说事实依据。1、不分门第贵贱都可通过考试入仕。权贵之门向贫寒之士开放。
2、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考试和做官。权贵之门向世界人民开放。
3、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崭新的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形成为一种开放的社会。课堂探究三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博大宏放课堂小结推动风尚创新科举含义科目及能力影响饮食服饰出行原因表现及特点制度创新物质生活富足精神风貌改变ABDCCDB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