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导学案
第6周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编写人:刘小凤 审核人:李艳 执教者:
【课程标准】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学习目标】
了解辽、宋、西夏是三个政权,通过看图认识这三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知道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等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知道宋朝重文轻武。
【课前预习】
一、预习指导
速度教材本课内容,设计“辽、西夏、北宋的政权见表(见教材P58“活动建议”)。
根据课前预习的问题在细读教材,在书上找出答案并划起来,写上小标题。
将个人和小组的疑问写在“我的疑问”中。
二、自主学习
(一)澶渊之盟
表格整理“北宋、辽、西夏的建立”(注意细读P56的政权并立形势图)
政权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都城今名
民族
和约
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看地图)? 北伐的结果如何?此后北宋采取什么政策?(划书,写标题“北伐目的、结果”)
“澶渊之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订立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认识它的影响?(请划书,并写标题“和约背景、内容、影响”)
(二)宋夏和战
西夏和北宋达成和议的原因是什么?(划书,写标题“议和的原因”)
宋夏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
(三)碰撞中的融合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注意区分;请划书,分类别,写标题)
【课堂探究】
1、“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2、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 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从这段材料中找出辽和西夏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学习小结】(请先复习,再合上书本完成本课的内容提纲)
【延伸阅读】 赵匡胤与北宋王朝
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他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军,乃职业军人。赵匡胤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世宗死后,继位的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北宋赵匡胤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唐依赖重臣专权,武将拥兵自重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由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北宋初期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增设大量的官僚机构,实行一官多职制度,导致机构重叠,官员数量庞杂,财政开支极大,形成“冗官”局面,因此北宋中期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财政困难。
另外,北宋大量地扩充军队,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统兵权和调兵权相互牵制,导致兵将分离,军队战斗力下降,对大辽,西夏等少数民族的侵略屡战屡败,形成“冗兵”局面,边疆防备空虚,不利于国防安全。
综上所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能够有效地防止地方分裂和农民起义的发生。但是,过度的中央集权会导致机构臃肿,边疆防备空虚,不利于国防安全,这也为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埋下了伏笔。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导学案
第6周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编写人:刘小凤 审核人:李艳 执教者:
【课程标准】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学习目标】
知道金灭辽和北宋后,出现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
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课前预习】
一、预习指导
速度教材本课内容,设计“宋金对峙的形势简图”。
根据课前预习的问题在细读教材,在书上找出答案并划起来,写上小标题。
将个人和小组的疑问写在“我的疑问”中。
二、自主学习
(一)澶渊之盟
表格整理“南宋、金的建立”(注意细读P56的政权并立形势图)
政权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都城今名
民族
和约
金对辽和北宋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划书,写标题“北伐目的、结果”)
什么是靖康之变?(试从when、who、where、what、why五个方面来解释重要历史事件)
(二)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为什么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有什么意义?(划书,写标题“原因”“意义”)
2、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
(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1、金为什么要改革旧制?为什么后来女真人和契丹人都笼统称为“汉人”?
2、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请划书,写标题“措施(政治、经济、习俗”)
【课堂探究】
1、在一次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南宋和金的和议是以牺牲抗金英雄岳飞等人的努力而达成的一次屈辱、苟且偷安的和议,在历史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么你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如何看待以上的说法呢?说明你的理由。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笑,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十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请回答:
(1)长久以来,岳飞作为民族英雄受到人们的称颂和尊敬,岳飞抗金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我们该如何评价岳飞呢?他是不是一位民族英雄呢?
(注: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涌现的英雄人物。)
(2)岳飞有没有实现《满江红》中的愿望?为什么?
【学习小结】(请先复习,再合上书本完成本课的内容提纲)
【延伸阅读】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南宋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27日,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后平反昭雪,追谥武穆、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检测
【预习检测】
1、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 )消极防御政策
A、步步为营 B、守内虚外 C、分兵把守 D、虚内守外
2、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
3、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
4、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 )
A.后周、辽 B.蒙古国、西夏 C. 南宋、辽 D. 辽、西夏
5、辽、西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训,进而推行( )
A、扩军备战? B、用严刑酷法镇压 C、破坏被占领地区经济? D、“以汉制待汉人”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 B、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2、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3、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 B、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21世纪教育网
C、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语)
4、这句话反映的是北宋与 ( )的关系
A、辽 B、西夏 C、女真 D、南宋
5.苏辙的这句话,能体现出( )
A、辽宋开国以来和睦相处 B.辽宋实力均衡
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统治者为百姓谋利
《第11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检测
【预习检测】
1、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 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2、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 下面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 )
A、春秋 B、战国 C、三国两晋南北朝 D、隋唐
3、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4、下列北宋发生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 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 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金 ④宋徽宗把帝位传给宋钦宗 ⑤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
A.②①③④ ⑤ B.①②④⑤③ C.④③⑤②① D.②①④③⑤
5、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
A、南迁至中原地区 B、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
C、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 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课堂检测】
1、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
A.作战英勇,收复失地 B.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C.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2、灭掉北宋政权的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南宋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B.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C.赞美东京的繁华 D.赞美临安的繁华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靖康之变是北宋结束的标志
B.岳家军纪律严明,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稳定
C.1141年宋金和议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女真族在中原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习俗
5、金朝改革旧俗根本原因是( ) A、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与管理 B、金旧俗已不适用,应当完全抛弃
C、金统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 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第十课
预习:BBCDD
课堂:ABAAA
课件14张PPT。第10课 辽、西夏
和北宋的并立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课件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又陆续并存过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等九国;北方河东地区则有北汉势力。史称:“五代十国”。史事链接 北周国势在五代中最强。周世宗注重发展生产,又整顿军队、南征北伐,希图统一全国,惜未能完成而病逝于军中。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岁,由太后临朝。这种孤儿寡妇的局面自能维持多久……史事链接周世宗陈桥以图述史二、战争与和平宋辽和战 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幽云往事幽云十六州示意图杨业宋辽和战北伐失利北伐失利守内虚外宋辽和战澶渊之战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双方撤兵,各守疆界;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宋辽和战澶渊之盟 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带铜面具,所向披靡,屡著战功。宋夏和战 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送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三、交融与发展总结提高寻踪辽夏:
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随辽夏政权的兴衰在历史上发展和变迁情况。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