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业》导学案
第 周第 课时 课型:新授课 编写人:李艳 审核人:胡丽娟 执教者:
【课程标准】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动、蒙古灭西夏、金、南宋和元朝的统一等史实,学会梳理知识线索。
2、知道元朝的建立和忽必烈改制、通过读《元朝疆域》图,了解行省制实行的原因,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的设置认识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能正确看待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和文化趋同的结果,知道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
【预习任务单】
★请1-13班同学通过网班APP登录个人账号,完成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业》的在线微课预习内容。
★请14-16班同学完成本纸质导学案。
一、预习指导
先通览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知识概况。
根据课前预习的问题在细读教材,在书上找出答案并划起来,写上小标题。学习少数民族内容的四个要点:一是民族来源;二是活动区域;三是政权的统一;四是与中原政权的关系。
对课前预习的问题有疑问的用红笔做标记。
简要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知识纲要),建议用铅笔预先写在“学习小结”中。
二、自主学习
(一)“一代天骄”的崛起
1、蒙古政权建立的背景(内:各部混战、外:女真压迫)、时间、建立者、尊称、都城、性质、“一代天骄”在文化上的贡献;(本括号之前的问题在书上做好标记)
概括“一代天骄”的贡献。
(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蒙古族为统一中国,先后灭亡的政权有哪些?元朝建立的建立者、时间、都城。元统一全国的时间。
2、著名南宋抗元将领是谁?著名诗句是什么?(本括号之前的问题在书上做好标记)
3、元朝统一有何意义?(回顾和借鉴秦、隋统一的意义)
(三)忽必烈改制
1、目的:阅读课本p79材料阅读回答:总体而言忽必烈改制是仿效什么民族的体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
(1)经济上:重农政策:措施分点(在书上做好标记,将黑色字体文字作为标题)
(2)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行省制具体措施如何?(本括号前的问题在书上做好标记)在台湾和西藏分别设什么机构进行管辖?有何意义?
3、意义:阅读课本p78,忽必烈改制的意义是什么?(并在书上标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书上做好标记)
1、元朝民族融合中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是什么?元朝社会人分为哪几等?如果你生活在元朝,你会被划分为哪一等次?
2、元朝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其原因和表现(4点)分别是什么?元朝文化上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预习检测】
1、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成吉思汗无关的是( )
A、完成了蒙古的统一 B、建立了蒙古政权 C、在位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 D、灭亡了南宋
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 南宋灭亡 ③ 元朝的建立 ④ 西夏、金灭亡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注意解题技巧)
3、人们现在之所以肯定文天祥,主要是因为( )
A、坚决抗元 B、忠于南宋王室 C、写下了千古名篇 D、有崇高的气节
4、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5、元朝时期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A、行中书省 B、六部 C、中书省 D、尚书省
6、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7、《青藏高原》引起了无数人对西藏的向往,这神奇的土地何时成为我国行政区划?( )
A、元朝 B、明朝 C、唐朝 D、汉朝
三、我的疑问、收获
【课堂探究】
材料一:课本p76《元朝疆域图》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肯辟种艺之业,增前五六倍。
材料三 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宣政院印章 澎湖巡检司印章
材料四:“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二和三,结合课本内容,概括元世祖的改革措施。
(2)从材料中看出,元世祖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对农业采取了什么态度?由蒙古贵族初入黄河流域时夺占良田改作牧场,到元朝统一后元世祖对农业持上述态度,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设立的历史作用。(作用可从对当时政治、后世政治、多民族国家三方面来分析)
(4)材料四反映元朝出现了什么情况,材料四的现象和材料一有什么关系?此外还有哪些事件体现了这一现象?
【学习小结】
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课堂检测】
1、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他们受契丹族的压迫
B.元朝的统一局面,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表现
D.元朝时,境内人口大规模流动,客观上加强了民族融合
2、一位生活在元大都的商人不可能经历的是( )A.为自己的商品制作商标,印刷广为派发 B.经运河到杭州浏览
C.用经商所得购置大量田产并改造为牧场,获得政府表彰 D.与回族人共进午餐
3、关于元朝行省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都由中书省直接管辖②今东北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③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④“行省” 是地方行政机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4、元朝时形成了“回回遍天下”的局面。据考证,湖南桃源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先人就是元明时期迁徙到内地的畏兀儿(维吾尔)族。这反映了元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行省制度的实行 C.回族影响力增强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5、元朝时,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的主要原因是( )
A.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 B.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C. 商业繁荣 D.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拓展阅读】
1.什么是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成吉思汗按照“千户”的组织形式把各部落进行编组,它是一种集军事单位和地方行政单位为一体的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2.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不同: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中都、南京、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
3.摘自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山川形便的意思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这个原则是最自然最直观的原则。
犬牙相入的原则萌芽于秦始皇时期。为了维护高度中央集权制,已开始采用犬牙相入原则,以严密控制地方。这一措施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岭南地区离统治中心过于遥远,又是花了很大气力才最后征服的领土,尽管派了50万戍卒前去守卫,但是若不用犬牙相入的手段,一旦有事,该地还是很容易脱离王朝版图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当时的预见是正确的。秦代设计的犬牙相入方案,不但使长沙郡的桂阳县深入岭南,还使象郡的镡城县越过岭北。这一状态,使后来汉武帝的军队得以在短时间内,一举击败南越国抵抗,将岭南地区重新统一到汉王朝中。
秦代划分郡界的基本原则是山川形便,又在局部地区辅以犬牙相入的原则。但后一原则的实行只是使郡界和山川的走向不完全吻合而已,并非与之完全相背离。秦代的岭南地区依然保持其自然区域的大致完整性。
元代是犬牙相入原则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期。无论是作为高层政区的行省,还是降为统县政区的路,犬牙相入的原则都走向了极端。
元代的路就边界而言,南方的许路以山川为界,而河北、山东地区的路却极端犬牙交错,以致产生了许多飞地。
最能体现犬牙相入原则极端化的实例是行省的划界。元代的行省面积广阔,加上行省长官握有军、民、财政大权,加上行政区划层级既多且复杂,为了防止分裂割据的现象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凭借山川之险的因素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易产生分裂局面。元省的划界方法与唐道完全相反,唐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元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
第十四课
预习:DCDCCDA
课堂:ACDDA
课件25张PPT。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业 〖课程标准〗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统一前, 草
原上的争战情景: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12世纪时蒙古的社会状况{内——各部混战
外——女真压迫 他是古代历史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毛泽东眼里是一代天骄。
“一代天骄”的崛起成吉思汗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他对蒙古有什么样的贡献? 1)1206年统一蒙古,领导人们反抗金的
压迫,建立蒙古政权;
2)建立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3)创制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家族居住在斡难河流域,他父亲是蒙古族一个部落的首领,当时蒙古各部内战不止,并且长期处在金朝的统治之下,请问:以下哪几项是成吉思汗实现统一蒙古的原因。( )
A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B 蒙古族人民不堪遭受战难之苦
C 成吉思汗具有高超智慧和才能
D 蒙古出现了铁匠、木匠
E 由于金朝的压迫,蒙古族人民渴望摆脱统治
B C E元朝统一全国蒙古(元)元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文天祥——抗元英雄元朝统一与文天祥抗元的关系 元朝统一全国,无论从整个中国历史,还是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都应加以肯定。——进步性 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到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斗争,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正义性2、元朝是怎样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的?秦(公元前221年)、西晋(280年)、隋(589年)、元(1279年)1.我国历史上四个由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朝代? 忽必烈都采取了哪些重要的统治政策?哪些政策对国家的发展有利、哪些不利?小组合作元帝国的巩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意义行省制度重农政策人分四等提倡儒学融合、巩固、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管辖中书省行中书省行中书省行中书省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西藏琉球①把牧场重新恢复为农场,禁止掠夺汉人为奴;②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以人口的增加,开垦的农田数和赋税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③编写《农桑辑要》(2)经济:推行重农政策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元朝划分的四等人按征服的先后排等级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
民族分化政策1、消极落后面: 人分四等,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2、积极进步面: 1)形成民族大融合高潮: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2)元统治者自觉认同先进文明,提倡儒学,
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国子学,
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民族融合情况 元朝时,又有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回族的形成
唐朝以来,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①汉人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内迁。③契丹、女真等族汉化。④回族开始形成。民族融合的表现:蒙古
1206金西夏南宋
元畏兀儿
吐蕃
大理行省制度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12711279小结1227--1276讨论: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1、元朝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
2、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
3、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了行省制度。
4、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5、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课 堂 练 习一 选择题:
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2.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畏兀尔 C 回族 D 藏族3 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 起兵反抗统治者的压迫 B 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 南宋灭亡
③ 元朝的建立 ④ 西夏、金灭亡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④③
B5、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回族 C 畏兀尔 D 色目人
6、在元朝划分的四等人中,政治、法律地位最低的是
A 汉人 B 南人 C 色目人 D 蒙古人BB4、元朝时候,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A 内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中书省D7、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回族
C 畏兀尔 D 色目人
8、在元朝划分的四等人中,政治、法律地位最低的是
A 汉人 B 南人 C 色目人 D 蒙古人BB二 填空题
1.________年,________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________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2.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政府建立________。12061276铁木真行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