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地球运动(第四课时)
地球公转的意义
姓名: 学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的方式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
【重点难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自主学习】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角,即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夹角,成为太阳高度角,又称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刻(地方时为_________时)的太阳高度。用字母________表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最大,为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春分:由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夏至:由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由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4、一年可受到太阳直射两次地区是:_________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
北半球夏至
北回归线
________最长
________最短
昼最短
夜最长
北极圈以北________
南极圈以南________
北半球冬至
昼最短
夜最长
_______最短
_______最长
北极圈以北________
南极圈以南________
春分、秋分
_____________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春分至秋分(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
昼_____夜
纬度越高
昼越_______
昼______夜
纬度越高
昼越_______
北极周围极昼
南极周围极夜
秋分至春分(北半球冬半年)
昼_____夜
纬度越高
昼越_______
昼______夜
纬度越高
昼越_______
北极周围极夜
南极周围极昼
三、四季的划分
1、划分依据: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
2、划分方法:
(1)天文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天文现象上看,夏季为一年内白昼_________,太阳高度__________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二季为冬夏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为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吻合,12、1、2月为冬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冬季(北温带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方法)
四、五带的形成
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的规律。从而划分了五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热量带,他们的分界线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1】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有什么变化规律
c.春分日和秋分日
问题设计:(对照二分二至日)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点。
2、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点。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点。
总结: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迁移运用】如果太阳直射20°N,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问题探究1】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有什么变化规律
c.春分日和秋分日
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图
问题设计: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此时是什么节气?日期是多少
3、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赤道昼夜长短情况
4、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赤道昼夜长短情况
5、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总结: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有何关系?(对昼夜长短变化形成动态认识)
规律:
太阳直射点最北,北半球昼最长;太阳直射点最南,北半球昼最短。
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反之。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工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2、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
A、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3、当北京白昼时间最短日,再过10天以后,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的 ( )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线速度最慢处 D、角速度最慢处
4、地球上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B、南、北回归线分别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C、赤道附近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5、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课件25张PPT。1.3.4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四季的更替与五带的划分10/24/2018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夜等长 夜弧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0/24/201810/24/2018北 昼长 夜短 夜越短 最大值 极昼 10/24/2018南 昼短 夜长 昼越短 最小值 极昼 昼夜等长 10/24/2018秘籍:
1、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2、太阳直射点向哪运动,哪就昼变长,夜变短。
例1:对我国来说,下列节日白昼最长的是( )。
A.元旦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C10/24/2018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据此完成1~2题。
1.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2.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CC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90°;H直射(1)、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H): 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当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10/24/2018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小结)(1)纬度变化规律: a、同一日期,同一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b、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自 向 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纬度分布规律赤 道赤道两极夏至日
6.22前后北回归线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 向 递减。北回归线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自 向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冬至日
12.22南回归线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90°45°0°10/24/2018③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①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值②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值 (2)季节变化规律10/24/2018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规律秘籍:太阳直射点向哪运动,哪就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变大。H=900-纬度差 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同减异加(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家乡溧阳在(30 ° N),当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60°正午太阳高度= 90° — 纬度差5、正午太阳高度H的应用影长L与楼间距h问题
L = h·cotH热水器倾角α问题α = 90°— h(1)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点,等于0°的是 点。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______。
(2)图中A、C、D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的是 点,与B点太阳高度相同的是 点。
(3)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0°DB CDC1666°34′1、四季更替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2 1 23
4
5 9 10
1110/24/20182.五带的产生(1)划分方法:(2)与黄赤交角的关系结论:
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变大和南北寒带都变大,南北温带变小。
是否有阳光直射、
是否有极昼极夜(2)划分方法:南北回归线和
南北极圈 平面地球自转 平面地球公转赤道黄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