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相交线(1)

文档属性

名称 7.7相交线(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9-16 14: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7 相交线(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交线和对顶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相等。会利用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我探索对顶角相等的过程,体会余角和补角的性质以及对顶角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索的精神。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顶角相等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例2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展示图片)如果用线段把某个城市的公路画成一副图,就变成这样纵横交错的线段组成的图案。在图中,往往给我们一种相交线的形象,试问:两条相交的直线能形成哪些角?这些角有什么特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展开
1、两条直线相交
师: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强调只有一个公共点,学生常误认为重叠是一种特殊的相交线,认为有无数个交点)(实际上重叠是平行的特例)
(相交线在小学就已学到,因此不做多讲,直接给出定义)
2、对顶角概念
对顶角的顶点相同,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如∠1和∠2是对顶角,∠3和∠4是对顶角。
练习:(1)如图,点O, P是直线AB上的两点,
∠1=∠2. ∠1和∠2是对顶角吗?
(2)如图,已知∠3= ∠4, ∠3与∠4是对顶角吗?
例题:(课本例题1)三条直线交于一点,说出图中的6组对顶角。
(在寻找对顶角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学生往往只想到三对,这时可启发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去掉其中一条直线再找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
观察对顶角角度的大小,你认为它们存在着怎样的大小关系?例如∠1和∠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提示:∠1和∠2的大小关系无法直接说明,那先看看∠1和∠3什么关系?∠2和∠3呢?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发现都是互补关系,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2。
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例题:(课本例题2)如图,已知:直线AD与BE相交与点O,∠DOE与∠COE互余,∠COE=62°,求∠AOB的度数。
(分析:从已知条件入手,能得到什么结论?
∠AOB和∠DOE什么关系?如果知道∠DOE的度数问题是否就解决了?那又如何求∠DOE的度数?)
(推理的过程和步骤格式一定要让学生学会,为下册的三角形全等做铺垫)
练习:
1、已知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55度,则其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1+∠2+∠3=  
三、课堂小结
1、两直线相交及交点概念。
2、对顶角定义及性质。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作业题
2、完成作业本。
五、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7.7相交线(1)
1、两直线相交,交点
2、对顶角:顶点相同
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3、对顶角相等
七、参考资料和网站
1、www.
2、www.newkc.com
1
2
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