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用字母表示数》的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1《用字母表示数》的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1-08 19: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4.1 用字母表示数 课题: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浙教版七年级第四章代数式的第一节的内容。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才从具体的量过度到抽象的数(字母),这是数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飞跃。因此,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需要在思维能力方面作一次重大的飞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并用字母表示所发现的规律、所学过法则和公式,从而让学生多角度地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说教材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① 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②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③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二)能力目标: ① 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 ②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说教材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原因有两点:
1).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的思维跨越由数到式的一个飞跃,同时也为今后代数知识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准备工作。
(2)教学难点:数学规律的探究及表达,因为由数到式对学生来说思维方式得到质的飞跃,而在此基础上探索数量关系,并用字母揭示这个关系对初一学生来说还有一个适应、发展的过程。 说教法和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环节一、设置情境,引出新知
二、活动探究,概括新知
三、范例学习,练习反馈
四、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五、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第一环节 设置情境,引出新知 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想一想:(1)如果青蛙有更多的只数,你还会唱吗?唱一唱:五只青蛙怎么唱?十只青蛙呢?(2)请你根据唱的来填一填:
嘴数=只数 ,眼睛数=_x只数 ,腿数= _x只数(3)若青蛙有任意只怎么唱?第二环节 活动探究,概括新知只数=嘴数=扑通声次数,2×只数=眼睛数,4×只数=腿数 若用字母n表示青蛙的只数,则—只青蛙— 张嘴,—只眼睛— 条腿,扑通 —声跳下水。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
的关键是什么? 第三环节 范例学习,练习反馈例:练习簿的单价为a元,怎样表示100本练习簿的总价?         解:因为练习簿的总价=练习簿的数量X单价所以100本练习簿的总价为100 X a 元.即100a元.注意: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相乘,
或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不写,
或用“ ? ”来代替.数和字母相乘,在省略乘号时,
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如n X2写成2n,
一般不要写成n2.
第三环节 范例学习,练习反馈 一、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P88的做一做和P89课内练习1 二、字母表示数的反应用
P89的课内练习2和课内练习3第四环节 拓展应用,巩固新知一、用字母表示数学规律
1、范例教学:例举几条数学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2、小组合作活动
a.两人一小组各说出一条规律,并让对方用字母表示
b.在4人小组中交流,并选出一个代表
c.由各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d.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优势
(1)搭一搭,填一填:
搭第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_ 根火柴棒。(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探究活动第五环节 知识整理,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1)字母可以表示任何实数
(2)字母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表示不同的含义
(3)在简单的数量关系、数学规律,都可以用字母表示设计意图:巩固新知识,明确学
习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知识需要不断的积累总结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作业本
(2)书本P89和P90的作业题A组题
(3)选做P90的B组和C组题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