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一元一次方程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1一元一次方程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1-08 19: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5.1一元一次方程
(说课) 1、教材所处的位置及作用 位置:浙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作用:1)在学生知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2)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是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工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
3)体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解的概念,会根据数量关系或简单问题情境列一元一次方程。
理解用尝试检验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学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2)经历用尝试检验法求方程解的过程,感受尝试检验这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经历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的过程,体验转化化归思想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检验方程解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习的信心。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教学难点:
范例第二题具有一定综合性,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
本节内容还介绍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策略分析(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课堂组织
二.教学策略分析1、通过前一学段的学习,已掌握方程及解的概念,学过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几类简单的方程(如x-2=5等)
2、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拟定本课授课对象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B层学生(一)学情分析
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教学策略分析(二)教学方法
二.教学策略分析 观察实例——归纳形成概念——交流总结心得体会——形成能力方法,配以游戏抢答的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良好的氛围下,积极的情绪中更容易达到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堂组织三、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3、交流合作,再探新知
4、梳理知识,小结收获
5、布置作业,课外巩固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一名射击运动员,两次射击的平均成绩为6.5环,其中第二次成绩为9环,问第一次成绩是多少环?设第一次射击的成绩为x环,可列出方程 ;
(2)一个数的3倍减去4等于该数的2倍与2的和,求这个数是多少?设这个数是x,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3)温瑞塘河水上公园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2米,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米,几年后树高为5米?设x年后树高为5米,可列出方程 .观察你所列方程, 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0.3x+2=5定义: 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x- 4 = 2x+2设计意图:三个环节衔接自然
忆一忆:让新知识不再陌生,使本课的知识融在熟悉的亲切感中。
想一想:通过实际问题,加深对建立方程这个数学模型意义的理解。体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般问题。
说一说:适当的引导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呼之欲出,这一切发生的及其自然,不着痕迹。第一组客人
(1)5x=0
(2)1+3x
(3)y2=4+y
(4)3m+2=1-m
(5)x+2y=3环节1:游戏
一元一次方程家族准备举行一次聚会,只有家族的成员才能参加。你能帮助卡卡一起检查客人的身份吗?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第二组客人
若2xb+1=5,(a-1)x2+x=3也想参加聚会,a、b满足什么条件?环节1:游戏
一元一次方程家族准备举行一次聚会,只有家族的成员才能参加。你能帮助卡卡一起检查客人的身份吗?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设计意图:巩固方程的概念和特征,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为合作学习铺垫情绪基础环节2:想一想
方程x-2=3中x的值等于多少?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定义: 使方程的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设计意图:几乎是不用想的异口同声,得出方程解的概念,激发学生大胆尝试,为合作学习埋设伏笔参考课本104页至105页做一做的上方,围绕下列三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合作
根据原题目的情境,如何确定x的最小取值范围?
如何对x的值进行尝试?
如何检验?环节3:合作学习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师生互动交流环节3:合作学习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解答:(1) ( 0≤X≤6 ,且X为自然数 )
(2)尝试4.555.566.577.5(3)检验:当x=4的时候,方程两边的等式成立,所以x=4是该方程的解观察问题特征, 试一试、代一代、算一算…
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尝试检验设计意图:三个环节环环紧扣
环节3:合作学习
这是攻克本课难点的一个设计,
分解成3个小问题降低了理解难度,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巡视并参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抢答(1)x+1=3
则 x=______
(2)-2x=8
则x=_______
(3)3x=2x-5
则x=_______2-4-5 两边同时减去1,x+1-1=3-1 两边同时除以-2
(-2x)÷(-2)=8÷(-2) 两边同时减去2x
3x-2x=2x-5-2x3、交流合作,再探新知回忆: 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 的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解一元一次方程。
“x=a”的形式两个等式性质合并同类项3、交流合作,再探新知板书过程,强调检验 体现了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 转化化归的思想随堂练习,巩固新知,投影分析,实时纠错,落实课堂所学解下列方程,第(3)小题写出检验过程,其余的口算检验:(1) x=
(2)7-x=12
(3)8-5x=x-2
(4)2x+3=11+ x这几个问题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加深,帮助学生更加细腻的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大显身手1、有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 x=-2,你能写出两个这样的方程吗?2、x为何值时,代数式2x+3和
x的值相等?小结同桌交流
这节课中,我收获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设计意图:学会沟通,学会倾听,落实每堂课的小结,养成及时反思总结的习惯4、梳理知识,小结收获1、作业本5.1
2.编一个生活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使方程的解是x=6编生活中的题,大胆的发挥,由此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进行精彩的演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做一个生活中的思考者。 5、布置作业,课外巩固四.板书设计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曾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