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统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42-4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回答问题。
3.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正确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之间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引入
1.出示P42页主题图。
2.师: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0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从表格中你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2. 探究
1.师:用什么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
2.学生尝试解决。
(1)生:用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200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2)引导:从小胖画的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3)提问:用什么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呢?
(4)自学课本P42、43。
3.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
(1)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
(2)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
(3)2000年3月上海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11℃)
(4)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
(5)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2~3月,3~4月)
(6)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
总结: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4.提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反映了些什么情况?它们之间各有什么特点?
三,运用
1. 尝试独立完成练习册第21页。
2. 交流
(1)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2)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
(3)教室平均气温是多少℃?
(4)哪两个时间段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得最快?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全课总结:折线统计图都反映了些什么情况?它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44
教学目标:
1.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特点进行合理估测。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上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数学问题,依据数据变化特点进行合理估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探究
1.出示P44图
师:仔细观察这张折线统计图,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2. 生回答。
3. 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先小组讨论,再交流汇报
(1) 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时间)纵轴表示什么?(温度)
(2) 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几℃?(0.5℃)
(3) 气温最高的时刻是几时?(14时)这时气温是多少℃?(11℃)
(4) 这是每隔几小时测一次气温而得到的折线图?(2小时)
(5) 气温是从几时开始升高的?又是从几时开始下降的?(6时,16时)
(6) 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时到几时之间?(6——8时)
(7) 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时到几时之间?(16——18时)
(8) 几时到几时气温没有变化?(4时——6时,18时——20时)
(9) 这天有几个小时气温超过9℃?(8时——18时共10个小时)
(10) 你能估测出这一天大约属于哪个季节?(春或秋)
2. 应用
根据这张折线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学生的人数是多少?
(2)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一共有多少人?
(3)小淘气所在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排在第3位,小淘气是哪个年级的?
(4)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之间?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全课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45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省略符号的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2.能够依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特点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重点: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更清晰的看出数据变化的情况,常省略空白部分。
教学难点:发现数学问题,依据数据变化特点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
1. 师:小亚生病了,小胖和小丁丁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画出了描述小亚体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2. 出示小胖和小丁丁画的折线统计图。
3. 观察后思考:
(1) 这两张折线统计图画出的小亚生病时体温变化情况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2) 小丁丁的折线统计图中的“~~~~~~~”表示什么意思?
(3) 使用这个符号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交流汇报得出:使用“~~~~~~”符号的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晰的看出小亚体温变化的情况。
4.根据这两张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谁画的折线统计图容易看出小亚体温变化的情况?(小丁丁)
(2)图1和图2中纵轴上的1小格分别代表多少℃?
(图1中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1℃,图2中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0.1℃)
(3)8时小亚的体温是多少℃?(37.6℃)
(4)17时小亚的体温大约是多少℃?(37℃)
5.总结:
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略号省去空白部分。
二.应用
某地区1997——2003年每百户家庭彩色电视机平均拥有量情况如图
(1)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多少台?
(2)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小?
(3)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全课小结:
(第四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P46
教学目标:
1.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变化的特点获取数据。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简单问题。
3.能够依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特点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
(1)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 它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区别?
二.练习
1.下面的折线统计图是每隔1小时测得的长度为1米的木棒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
看图回答问题:
(1) 什么时刻木棒的影子最短?
(2) 9:30时,木棒影子的长度
大约是多少?
(3) 大约什么时刻,木棒影子
的长度为60厘米?
2.下图的折线统计图是近年来使用宽带上网的中国网民的人数统计情况。
读图并回答:
(1) 在哪段时间里使用宽带上网的
中国网民人数增加最快?
(2) 2005年4月使用宽带上网的
中国网民人数大约是多少?
(3) 在哪段时间里使用宽带上网的
中国网民人数增长较慢?
(4) 2004年7月使用宽带上网的
中国网民人数比2003年7月多多少?
思考:
(1) 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结构。
(2) 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上升与下降的含义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