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精品课时同步附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精品课时同步附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28 21:3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课时5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A版教师卷
【题文】读我国能源保障程度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小题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能源生产类型
B.能源消费结构
C.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题文】读两个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小题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拓展原煤国际市场
【题文】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题文】读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小题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题文】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直接
A.加剧水土流失
B.造成土壤盐碱化
C.破坏地表植被
D.引起草场退化
【小题2】为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煤炭产量
B.将涉煤企业外迀
C.禁止煤炭的开采
D.大力发展非煤产业
【题文】近年来,我国不少煤炭企业制定并实施了新的发展策略,在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煤炭资源为核心,选择先进的适用技术,通过洁净煤利用和转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形成了煤—电、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等发展模式。读平顶山某企业集团的产业联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煤炭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都是循环的
B.图示的煤炭利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C.煤炭是工业生产的直接能源
D.煤炭气化或液化后,只能作为化工原料使用
【小题2】该企业集团的煤炭产业链所属模式是
A.煤—焦—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
B.煤—焦—化、煤—电—热—冶
C.煤—电—热—冶、煤—电—建材
D.煤—焦—化、煤—电—建材
【题文】核能发电只会产生很少的二氧化碳,也不会污染大气。读风能、煤、天然气和核能等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指代煤炭的代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项目,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用电量大,发电成本低
B.污染物排放较少,环保价值高
C.带动天然气储量丰富地区发展
D.核能发电量所占比重较小
【题文】下图为黄河流域中上游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并简述该地区该能源丰富的原因。
(2)甲所在区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3)说明目前甲所在区域煤炭运输中河运不发达的原因。
【题文】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4年消费426000万吨标准煤(2004年为230281万吨标准煤),占全球消费量的22.4%。读我国2004、2014年能源消费构成图和我国新疆、西南两大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简述我国2014年与2004年相比能源消费特点。
(2)比较我国新疆和西南两大能源基地开发条件的异同。
课时5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A版教师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我国能源高保障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陕西、四川、重庆,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小题2】能源保障水平主要取决于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对比关系。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
考点:能源的分布。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左图为中国山西,右图为德国鲁尔区。山西夏季高温多雨,鲁尔区终年温和多雨。山西城市化水平较低,鲁尔区城市化水平高。山西水资源短缺,鲁尔区水资源丰富。山西和鲁尔区煤炭资源均很丰富,两地都是重化工业基地。
【小题2】两地共同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两区域针对突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共同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压缩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考点:能源基地的开发及整治。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小题1】“煤变油”工程以煤炭作为主要原料,而内蒙古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内蒙古布局“煤变油”工业的主要原因。
【小题2】由图可知,“煤变油”工程耗水量大,而内蒙古水资源相对紧缺,因此水资源是内蒙古“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
考点:能源的综合利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
【小题1】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A项正确。鲁尔区缺乏铁矿资源和廉价劳动力。
【小题2】选项中只有B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措施。
考点:能源基地的开发和整治。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小题1】图示区域位于内蒙古东部,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建设等可直接破坏地表植被,进而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小题2】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为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煤产业。禁止煤炭的开采,将涉煤企业外迀不切合实际。
考点: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示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并非都是循环的;工业生产有直接以煤炭作为能源的,也有间接以煤炭作为能源的,还有以煤以外能源作为能源的;煤炭气化或液化后,除作为化工原料使用外,还可以作为能源等。图示的煤炭利用方式,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B项正确。
【小题2】图中反映出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各类化工产品和新型建材,没有冶金工业的生产过程,因此D项正确。
考点:能源的综合利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小题1】四种能源资源中,煤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因此④为煤炭。
【小题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排放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污染较小,是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我国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故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项目。
考点:能源的开发利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答案】
(1)能源资源:水能。
原因:河流径流量较大;落差大。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煤炭利用率;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3)该区河流流量较小;河流含沙量大,部分河道淤塞严重;部分河段落差大;水位季节变化大,不利于航运;有结冰期;东西向运煤铁路、公路的修筑,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运程缩短,运输效率更高。
【解析】
第(1)题,黄河上游地区的优势能源资源是水能,水能丰富的原因可从径流量和落差两方面说明。第(2)题,甲所在区域为山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交通运输压力大等。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对应性的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管理、延长产业链、防治污染、完善交通等。第(3)题,煤炭运输中河运不发达的原因可从水运的限制性因素和陆上运输的便捷性等角度分析。
考点:黄河流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答案】
(1)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巨大;煤炭消费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依然占很大的比重;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上升明显,但仍不足20%;能源消费结构正在趋向合理。
(2)相同:油气、煤炭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都有能源向东部调配通道;都有从国外进口能源的通道。(至少答两点)不同点:新疆: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距能源消费市场较远,运距较远。西南:水能资源丰富;距能源消费市场较近,运距较短。
【解析】
第(1)题,能源消费特点可从能源消费总量、各种能源所占比重,能源消费结构评价等方面分析。第(2)题,两能源基地的相同点可从资源状况、市场状况、资源调配状况及国外资源进口状况等角度比较。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资源的类型和市场距离方面,新疆比西南地区丰富的能源是太阳能和风能,而西南地区比新疆丰富的能源是水能;新疆离能源消费市场远,西南距能源消费市场较近。
考点:我国能源消费构成;新疆、西南能源基地的开发条件。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