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选择题(12小题)
1.“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是乾隆第一次巡幸盘山就发出的感叹,足见盘山之美。盘山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森林生态系统
B.果园生态系统
C.人工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2.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知识分析:草地、草地中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狗尾草,可依次称为
(
)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3.北京的秋天不冷不热,很是令人惬意。身处房山区的住处周围,各种植物争相印入眼帘,有蒲公英、酢浆草、矮牵牛等等。这其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共同构成了
(
)
A.种群
B.生物圈
C.群落
D.生态系统
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
A.草→兔→狼→细菌
B.阳光→草→兔→狼
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
5.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6.早在1977年,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周围发现了热泉。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
℃,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的海水中,竟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这些硫细菌
(
)
A.属于自养生物
B.利用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C.利用热能合成有机物
D.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分解者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成分
8.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9.农业上有一句关于锄地(中耕松土、除草)的谚语:“锄头下面有肥”。以下关于该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锄地改善根部细胞氧气供应
B.锄地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
C.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
D.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的竞争
10.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在研究治疗疟疾(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内引起)的神药——青蒿素中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药主要影响疟原虫(单细胞生物)膜系结构的改变,例如能影响食物泡膜而阻断疟原虫营养摄取等。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蒿素可能会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而影响其能量供应
B.疟原虫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C.疟原虫只能通过主动运输摄取营养物质
D.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1.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
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狼所处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
C.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
二、综合题(3小题)
1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小岛,树木杂草茂盛,树上栖息着小益鸟和猫头鹰,地面上有田鼠、青蛙和蛇,此外还有大量的昆虫、细菌和真菌等,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上全部的猫头鹰组成了
。
(2)该岛上的一只田鼠属于
。
(3)整个小岛组成一个
。
(4)真菌与细菌分别属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区分它们的主要依据是
,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只能调节
准焦螺旋。
14.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
,含有
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
、
。鹰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
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的数量将会
。
15.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一共有
条食物链,蚱蜢属于
消费者。
(2)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
,占第
营养级。
(3)蛇和鹰的关系是
。
(4)给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图中B为
。
(5)该食物网再加上
及
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
【解析】盘山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2.
【答案】A
【解析】草地包括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草地中各种生物属于生物群落;草地中的狗尾草为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3.
【答案】D
【解析】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是生态系统。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4.
【答案】C
【解析】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必须是生产者(一般为绿色植物),分解者如细菌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A、B、D错误,C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5.
【答案】B
【解析】由于人体尿液、粪便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物,而南极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都较少,尤其是分解者,所以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6.
【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中“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可推断出该细菌为化能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A正确、D错误;硫细菌属于细菌,无线粒体;B错误;硫细菌利用氧化硫化物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C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7.
【答案】C
【解析】每种动物在食物网中的不同食物链上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A错误;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动物的体型与营养级的高低关系不大,如大象比狮子体型大,但是它的营养级比狮子低,B错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8.
【答案】C
【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正确;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C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9.
【答案】C
【解析】锄地改善了根细胞的氧气供应,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A正确;锄地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速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正确;“锄头下面有肥”的谚语不是指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C错误;锄地除去了杂草,减少了杂草与作物的竞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10.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青蒿素主要是影响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因此可能会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而影响其能量供应,A正确;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内,属于消费者,B错误;疟原虫可通过胞吞的方式摄取营养物质,C错误;免疫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能,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不属于免疫,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11.
【答案】A
【解析】a生产者包括d蓝藻和c中的部分原核生物(自养原核生物),b分解者包含e腐生细菌和c中的部分原核生物,d蓝藻和e腐生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原核生物c不全是生产者,还有消费者和分解者,原核生物c也不全是分解者,还有生产者、消费者,蓝藻d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e腐生细菌全是分解者,B错误;b分解者与a生产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蓝藻是自养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不是腐生细菌,腐生细菌均属于c原核生物,且属于分解者b,C错误;e腐生细菌属于b分解者不属于a生产者,d蓝藻属于a生产者不属于b分解者,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12.
【答案】D
【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草,终点是不被其他营养级生物捕食的生物,则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A正确;该食物网中狼所处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B正确;蝗虫和老鼠都位于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C正确;猫头鹰的食物来源只有老鼠,狼的食物来源有浣熊、鹿和老鼠,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的小,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3.
【答案】
(1)种群
(2)个体
(3)生态系统
(4)有无核膜
细
【解析】
(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该岛上全部的猫头鹰组成了种群。
(2)该岛上的一只田鼠属于个体。
(3)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整个小岛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4)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14.
【答案】
(1)食物网
3
(2)兔
蚯蚓
蚱蜢
三
(3)竞争
(4)先增加后减少
【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书写食物链时,以生产者为起点,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由题图可知,该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绿色植物→兔→鹰;绿色植物→蚯蚓→相思鸟→鹰;绿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鹰。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即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为:兔、蚯蚓、蚱蜢,蛇属于第四营养级,是三级消费者,鹰同时占据三、四、五这三个营养级。
(3)兔与蚱蜢都吃草,相互争夺共同的食物,因此属于竞争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15.
【答案】
(1)4
初级
(2)鹰
四、五
(3)捕食和竞争
(4)青蛙
(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解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蚱蜢→青蛙→蛇→鹰,草→蚱蜢→青蛙→鹰,草→蛐蛐→青蛙→蛇→鹰,草→蛐蛐→青蛙→鹰;蚱蜢属于初级消费者。
(2)由(1)中的食物链可知,鹰同时占第四、五两个营养级,其他生物都只占有一个营养级。
(3)蛇被鹰捕食,则二者为捕食关系,二者同时以青蛙为食,又具有竞争关系。
(4)因蚱蜢所处的营养级低于青蛙,故青蛙B体内的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应落后于蚱蜢A。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甲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