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1节种群的特征回顾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要点: 1.一定区域
2.同种生物
3.全部个体 21.池塘中和水库中的所有鲫鱼
2.一个湖泊中各种鱼的总和
3.同一块草地中所有的环毛蚓
4.一片农田中所有开花蒲公英
5.菜市场上的所有的鲤鱼回顾种群的概念 判断下列哪几项叙述属于一个种群,说明原因非洲动物大迁徙动物大迁徙濒危物种种群的特征快速浏览课本,找出种群有哪些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水稻的均匀分布某种杂草的随机分布 瓢虫的集群分布 学习特征有什么应用呢,引发种群密度,
进入自主学习四个问题A草原800只B草原1200只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60—62页,并思考:
1、如何理解种群密度?举例说明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例】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地区灰仓鼠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立方米中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举例说明,公式单位,引导注意种群,做题
提问方法,几种样方类型
哪些关注问题,讨论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逐个计数法估算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长条形非长条形1.样方法适合于哪些生物?
2.取样的大小应该如何确立?
3.取样时注意的原则?
4.每个样方的计数方法?
5.取样后如何得到最后的数据?
植物、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个体的大小随机取样样方内,左上及夹角取平均值 【例题】在对某草原仓鼠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只,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过一段时间,第二次捕获160只,其中有标志的10只,估算草原仓鼠的总数为( )
你的计算等式是什么?成立的前提是?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
不易脱落,不宜太明显,不对个体造成伤害等 估算草原上仓鼠的种群数量,根据材料,设计模拟步骤,记录数据并计算。
提示:盒子代表草原,豆子代表仓鼠,记号笔做标记模拟体验3min取前5组 分析标记物脱落,偏小
【例题】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42只,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次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目标评价N=(42×38)/12=133只1.阅读62—63页 2min 2.资料分析:自主学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与日俱增,急剧增多,呈现上升态势。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A增长型 图中A 、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种群数量会如何变化?BC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应用A增长型以稳定型为例,简单分析一下种群变化的原因BC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组成②雌多雄少型①雌雄相当型③雌少雄多型性别比例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性引诱剂诱杀某种雄蛾生产上的应用 诱杀雄性个体,破坏害虫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从而降低种群密度。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1.总结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2.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二)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目标评价--完成概念图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谢谢种群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判断回顾
观看视频
仔细阅读课本60—62页,并思考:举例说明
小组合作交流,提出个人想法,互相纠正,方法交流。
案例分析,判断种群,说明原因,组织学生分析强化概念实质。
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引导学生,分析种群特征,从而导入种群特征。尝试体验,自主梳理,然后
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公式: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组织讨论样方法
1.样方法适合于哪些生物?
2.取样的大小应该如何确立?
3.取样时注意的原则?
4.每个样方的计数方法?
5.取样后如何得到最后的数据?
投影介绍取样及统计数目办法。
引导学生回顾,温故知新
引出学生学习种群特征的意义
如何理解种群密度?
体验样方的设计原则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案例体验分析,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体验学习
自主思考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材料: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举例:在对某草原仓鼠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只,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过一段时间,第二次捕获160只,其中有标志的10只,估算草原仓鼠的总数为( )
A.4 000只 B.3 200只
C.1 600只 D.800只
标记重捕法 投影图片 介绍过程,阐述原理。引导理解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计算公式: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组织学生活动,如何知道估算草原上仓鼠的种群数量,根据材料,设计模拟步骤,记录数据并计算。提示:盒子代表草原,豆子代表仓鼠,记号笔做标记
捕获数
标记数
初捕
重捕
种群数量
举例说明: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比较几个国家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投影图片——印度某火车站情景;材料: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12月15日发布的最新全球人口趋势报告预测印度人口到2025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问题: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对年龄组成分析、分类。
通过应用理解标志重捕法的原理
加深理解,学会应用,分析实验误差。明确使用条件。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理解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关注社会问题,解决问的能力训练。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归纳形成,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材料:如德国人口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瑞典人口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提供了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例如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为急剧增长型,人口还得持续增长几十年,直到2052年人口达到15.39亿的时候才会停止增长,其年龄结构才能转化为稳定型。
第五次人口普查江苏省各地市(0—4岁人口的性别比例)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材料: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回顾】种群的概念:一定自然区域内 生物的 个体。
【判断】判断下列哪几项属于一个种群,说明原因
1.池塘中和水库中的所有鲫鱼
2.一个湖泊中各种鱼的总和
3.同一块草地中所有的环毛蚓
4.一片农田中所有开花蒲公英
5.菜市场上的所有的鲤鱼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纲要)
种群数量特征包括 、 、 、
,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为 。
种群的空间特征: 、 、
二、种群密度(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60—62页,并思考:
1、如何理解种群密度?举例说明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例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地区灰仓鼠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立方米中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一)样方法
1.样方法适合于哪些生物?
2.取样的大小应该如何确立?
3.取样时注意的原则?
4.每个样方的计数方法?
5.取样后如何得到最后的数据?
(二)标志重捕法
【案例分析】在对某草原仓鼠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只,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过一段时间,第二次捕获160只,其中有标志的10只,估算草原仓鼠的总数为( )
A.4 000只 B.3 200只
C.1 600只 D.800只
【体验学习】估算草原上仓鼠的种群数量,根据材料,设计模拟步骤,记录数据并计算。提示:盒子代表草原,豆子代表仓鼠,记号笔做标记
【例2】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42只,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次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三、种群密度与其它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阅读62—63页 2min
2.资料分析:
①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出生率与死亡率与种群密度怎样的关系?
②发达城市人口与日俱增,急剧增多,呈现上升态势,为什么?
③图中A 、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种群数量会如何变化?
④2004年,全国妇联白皮书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男女(0--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100,远超国际最高警戒线。分析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目标评价--完成概念图
课后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使知识更有趣味性。本节课使用了大量的视频,图片及实事资料辅助进行知识讲解,比如,利用东非草原大迁徙视频说明种群的数量是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之一。分析两片草原的鼠患程度,使学生理解了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讲性别比例时,以猩猩,丹顶鹤蜜蜂为例图片展示了自然界常见的三种性别比例。
二: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讲到年龄组成时,通过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的成果,分析人口变化趋势,进而使学生讨论是否需要放开二胎政策。同时加入了普京关于人口问题的讲话中国印度人口年龄组成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未来若干年后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变化。
三:模拟实验设计合理。由于初中学过样方法,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标志重捕法。为了让学生理解透彻,我设计了模拟实验。以盒子代表草原,花生代表野兔,用记号笔做标记,估算野兔的数量。为了提高效率,三分钟的时间内,只用前五组的实验数据,当得到五个数据后哪个是最终的实验数据呢?后来大家想到取平均数,实际上每个盒子里是100粒,下面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所得数据不够准确的原因。接下来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封标志重捕法理解的很到位,说明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个方法。
四:合理使用导学案。我设计的导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考纲要求:本节内容提要: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合作;目标评价:达标检测。每一部分都有思考性,不是课本知识的机械性照搬,导学案有引导学习的作用,更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概括知识,这样有智慧的导学案学生才更愿意使用。
五: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型教学思想,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简洁充分给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评测练习
知识巩固
【判断】判断下列哪几项属于一个种群,说明原因
1.池塘中和水库中的所有鲫鱼
2.一个湖泊中各种鱼的总和
3.同一块草地中所有的环毛蚓
4.一片农田中所有开花蒲公英
5.菜市场上的所有的鲤鱼
【例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地区灰仓鼠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立方米中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案例分析】在对某草原仓鼠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只,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过一段时间,第二次捕获160只,其中有标志的10只,估算草原仓鼠的总数为( )
A.4 000只 B.3 200只
C.1 600只 D.800只
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42只,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次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目标评价--完成概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