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教案+课件(21张)+检测(无答案)+反思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优课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教案+课件(21张)+检测(无答案)+反思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2-01 20:33:13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
(2)以图解、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艾滋病视频
提出问题: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4.视频中提到的艾滋病的潜伏期长达8年之久,为什么没有快速发病呢?
1、观看艾滋病视频
2、联系生活经验和所学内容,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以学生所熟知的艾滋病导入,让学生明白: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2、检测对所学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理解3、引出免疫调节,突出了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过渡
免疫调节通过免疫系统实现,故先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免疫体统的组成
展示图片:
1、人体免疫器官分布图
2、T细胞和B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
引导学生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对免疫系统的组成进行归类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构建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生命的观点。
过渡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病原体,比如吃的食物中,吸入的空气中等,但我们一般不生病,为什么呢?引出人体三道防线
二、人体的三道防线
展示初中课本上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回顾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在课前复习的基础上,回顾初中所学的免疫类型: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注意初高中所学内容的衔接
过渡
人体第三道防线起什么作用?
结合课本P36页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
3、上述资料表明了人体第三道防线起什么作用?
对课本资料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并总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关于艾滋病的讨论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
过渡
人体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引出两种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回顾:抗原和抗体的区别与联系
抗原
含义
特性
抗体
化学本质
分布
功能
学生完成表格
回顾抗原和抗体的知识,为体液免疫做准备
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准备各种免疫细胞的图片,每个小组一套
2、播放体液免疫的Flash动画,分析其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过程
3、播放细胞免疫的Flash动画,分析其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过程
4、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产生效应细胞
作用方式
相互关系
1、角色扮演:
(1)小组合作探究,从图片中找出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细胞
(2)小组内每人扮演一种细胞,按参与免疫的先后顺序说出该细胞的用途
(3)其他小组可进行提问,涉及的角色进行作答
2、画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程图
1、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互动,明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所参与的细胞及其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
2、画出流程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3、对比部分细胞结构的区别,将结构和功能相联系
课堂小结
学生梳理本节课主干知识
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2、人体的三道防线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比较
学生思维上形成本节课的内容主线
投影板书内容
当堂训练
教师展示课件中准备的练习题
学生练习
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教师点评
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课前预习、学习过程、课堂参与、课堂检测等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的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吞噬细胞
3、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
4、下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 )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
A.a B.b C.c D.d
6.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 ( )
A.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B.高尔基体活动增强
C.记忆B细胞迅速分化 D.最终被效应T细胞清除
7、T细胞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
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记忆细胞 ⑤分化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8、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③为B细胞 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C.细胞⑤为靶细胞 D.阶段Ⅳ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
9.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①表示 过程,d是 细胞。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 (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