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功能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学生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可以以作品,表演,介绍,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激情导入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出示:《汉字的演变》
设问1:“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大致出现的时间?到魏晋汉字的各种字体俱已成熟。
设问2:我们目前最常用的字体?
设问3: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规律?(具象到抽象,复杂到简单)
【讲授】魅力精讲
(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是写字的艺术,有了字,书法艺术也就开始了。书法艺术说到底还是线条艺术。
1、商周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开始
商代是确切文字的开始,字的线条两头尖,西周的金文,字的线条厚重,粗壮
2、秦汉是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的时代
汉字的演变中,隶书的出现是划时代的,标志着古文字的成熟。
3、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到魏晋汉字的各种字体俱已成熟,因此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
作品欣赏: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有28个不同写法“之”。
4、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
楷书鼎盛时期。“欧体”“颜体”“柳体”,尤其“颜筋柳骨”。
作品欣赏:
????????? ??颜真卿《多宝塔碑》
????? ??????柳公权《神策军碑》
5、宋元明清时期书法更加向多样性发展
书法家共同特点:诗文与书画兼通,书法各体都较擅长,又大都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作品欣赏:蔡 ?襄《楷书尺牍》
????????? ????苏 ?轼《罗池庙碑》
????????? ????黄庭坚《寒食贴跋》
? ? ? ? ? ??
【活动】师生互动
(三)隋唐五代时期画坛呈现璀璨繁盛的局面
名作欣赏1:隋 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
??? 设问1:请找一下作者的签名?
?????????? 没有,体现了作者对山水(祖国)的敬重,人在自然中是那么的渺小。
??? 补问1-1:右侧上方“展子虔游春图”是谁题的?
???????????? 宋徽宗(赵佶),只题“展子虔游春图”,而不签名。表明了对艺术的尊重,确实也证明了赵佶是个艺术鉴赏家。
??? 补问1-2:正上方的是谁题的?
???????????? 清乾隆皇帝,不仅题诗,而且又签名,又在《游春图》最空旷之外,既破坏了图的格局,远看就像一群苍蝇,乾隆皇帝口口声声说是汉学专家,充分暴露他对艺术的无知,又签名,是占为已有的表现,也是清朝专制主义到了极点的表现。
名作欣赏2:唐阎立本《步辇图》(人物画)
设问2-1:唐阎立本《步辇图》描绘是怎样的场景?
??????? 记录了641年,松赞干布的使者向唐太宗求婚的场景,是汉藏友谊的见证。
设问2-2:《步辇图》右半部分人物画有何特点?
???????? 九个侍女,神态各千,体现了太宗皇帝的九五至尊,体现了太宗皇帝的地位尊严。
???????? 太宗皇帝威严慈祥的神态,体现了他对这门亲事的认可,也昭示了他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设问2-3:《步辇图》左半部分人物中哪一位是松赞干布的使者?
????????? 前面一位是礼仪官,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 中间是松赞干布的使者,络腮胡子,体现了藏民族粗旷、开放的民族性格。
????????? 左边一位是同步翻译。
【活动】合作探究
1、列举中国书法各种书体流派,并举出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唐朝绘画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培养学生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
【练习】拓展练习
1.“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里的“颜公”指的是?A.欧阳询 ? ? ? ?B.柳公权 ? ? ? ?C.颜真卿 ? ? ? ?D.赵孟??2.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A.文人画 ? ? ? ? B.山水画 ? ? ? ? ?C.花鸟画 ? ? ? ? ?D.油画
3.汉字演变的脉络是?A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 ? B.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 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 ? D.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
课件17张PPT。中国古代的艺术第二课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1. 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种主要书法字体
(1)汉字: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五种主要书法字体: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 一、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 字体特点创立或成熟时间始创于秦代始于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形成于汉末开始盛行于晋代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兼有楷书、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活跃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已经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条隶 书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始于秦,盛于汉
特点:字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晋代开始盛行) 草 书始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张旭(草圣,唐)怀素(唐)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任性,具有审美价值朝代著名书法家及特长李斯是著名篆法家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书,号称“书圣”。1、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楷书中的欧、颜、柳体;2、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以行书出名。赵孟睿?凑蕴逦恼髅鳌⒍?洳?躅觳菔椋?0迩湃诳?⒘ァ⑿惺橛谝惶?4.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周五
①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练一练②请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简述各种字体的特点?小篆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小篆 演变规律:具象到抽象 复杂到简单 朴素人生 刚正人生 随意人生 简约人生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 曲折人生五、戏曲艺术
1.戏曲的发展历程
(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元:杂剧的兴盛。
(4)明:传奇剧的繁荣。四大唱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
(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2.京剧形成: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并吸取昆曲等其他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 (1)背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B.统治者的重视和艺术家们的努力。
(2)京剧的产生
乾隆年间:“徽戏进京”
道光年间:汉剧进京,“徽汉合流”
→新剧种形成,后称京剧。
(3)京剧的正式形成:
时间: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
(4)京剧传播:
清朝晚期,走向全国;民国年间,走向世界。(5)京剧的特点(6)京剧的地位: 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