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教学目标: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中国古典文学的体裁、代表人物及作品。探究各种文学体裁的文学特点及时代特色。
【难点】
体会中国古典文学的价值、感受其美感。运用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原理,了解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形式多样,不管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到处都激荡着美的浪花,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么大家想不想去领略一下这些文学之美啊?在众多的古典文学体裁中,唐诗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文学样式,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诗的魅力,追寻那中国人心灵栖居的诗意王朝吧。
诗歌女神似乎特别垂青于唐代,在清代所编的《全唐诗》中,收录了唐代两千余人近五万首诗歌。
在唐诗的浩翰星空中有两颗耀眼的星座,他们被称为“双子星座”。他们是谁?李白、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影响之大。?我们从小就与唐诗打交道,同学们,你能吟出李白和杜甫的哪些诗句?
先抽几个学生背诵他们所知道的李白的诗。
再抽几个学生背诵他们所知道的杜甫的诗。
。。。。。。
看来同学们对唐诗很熟悉,由此可见,唐诗的影响确实很大。
接下来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他们两人的诗歌,思考:李白和杜甫的诗各自有何特点?他们的诗歌创作与其时代背景有何关系?
先听听李白的《将进酒》。
展示:李白的《将进酒》。(播放朗诵材料)
从这首诗中,大家听出了怎样的风格特征?豪放、大气。
我们再来首听听杜甫的《登高》。
展示:杜甫的《登高》。(播放朗诵材料)
和刚才那首诗歌相比,这首诗歌有怎样的风格特征?凄凉、低沉。
李白和杜甫同处唐代,诗风却迥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先看看他们生活的时代特点吧。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作为当世名人的李白更是衣食无忧,以酒作伴,纵情山水。因此他的诗激情浪漫、豪放飘逸;他因此被称为“诗仙”,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就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反映。
而杜甫生逢乱世,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正是唐帝国朝由盛转衰时期,杜甫自己也是到处流浪漂泊,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此诗正是当时他流浪到夔州即今天的奉节时所写,因此他的诗歌就是对自身凄凉的境遇以及国破家亡的痛楚的描写,所以他的诗凝重沉郁、忧国忧民、现实感强。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是现实主义诗人。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形势有莫大关联!
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形势!
这也正好应证了古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诗歌女神特别垂青于唐代是有原因的,唐代为什么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思考:唐诗繁荣的原因?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繁荣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②政治因素:
??????A.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
???????????B.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C.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分析各民族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
?????????文化发展的因素。
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唐诗繁荣提供物质基础。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开明的文化政策,“以诗取士”的科举制,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民族之间、中外之间交流频繁,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过渡: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是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呢?不是。
诗歌的源头应追溯到什么时候?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
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
它们分别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
《诗经》主要收录了哪一时期的诗歌?
《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305首诗歌。即收录的是奴隶社会时期的诗歌。
《诗经》由哪几部分构成?
《诗经》分为《风》《雅》《颂》。?
其精髓是什么?
《风》是《诗经》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
文学上常以“风”来指代《诗经》。《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先河。
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诗歌体裁。
楚辞的杰出代表就是屈原的《离骚》。
每年的端午节都会划龙舟、吃粽子,以此来纪念屈原。为什么在今天屈原的影响还会这么大?
这就要追溯到屈原的生平了。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毕生追求“美政”,曾建议楚怀王举贤授能、变法图强,但最终为奸臣所害,屡遭流放,当秦攻灭楚国后,屈原悲愤绝望,投水而死。屈原虽死,但他的爱国热忱依然激励着我们。
他创作的《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文学上常以骚来指代楚辞,文学上常以风骚并举。
有诗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诗经》和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先秦文学中的这两大经典中的经典诗句。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家一起读一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过渡:先秦文学奠定了诗歌的基础,《诗经》、楚辞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
而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则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当诗歌发展到宋代以后,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词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词的句子长短不一,能够合乐歌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我选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大家。
展示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苏轼。他是何时人?北宋人。
今天这首词,还被嫦娥一号带上了太空,流响于宇宙。将来或许它会成为我们与外星人交流的主题。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让我们踏上精彩的“宋词之旅”。
流传至今的宋词有2万多首。经常听到唐诗宋词的说法,既然大家对唐诗都这么熟悉,那对宋词应该也不陌生吧,你们知道的宋词有哪些?
请几位同学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宋词以及背诵其中的一些经典的词。
如李煜的
柳永:《雨霖铃》、
李清照:《声声慢》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在这众多词中,主要分为两个派别。我们来分别感受一下这两派的代表作。
展示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女生读:配朗诵乐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是谁写的?李清照的《声声慢》。
这首词反映了怎样的风格特点?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后期创作的,当时宋金对峙,金军南下,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李清照经历了南渡悲苦,国破家亡,丈夫病逝,一个弱女子孤苦无依,在外流浪漂泊,她的词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因此她的词低迷感伤,委婉真挚。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
男生读:配朗诵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又是谁写的?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这首词反映了怎样的风格特点?
辛弃疾也是南宋词人,他希望收复失地,一统中原,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他的词慷慨悲壮,刚健豪放。他是豪放派的集大成者。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都反映了南宋社会变迁、国运式微的时代特征。
为什么词在宋代特别繁荣,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
思考:宋词兴盛的原因?
出示四则材料:
材料一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材料二 ?宋代开封城郭广阔,户口繁盛,人口在100万人以上,手工作坊众多,有6400多大中型工商业者。???材料三??宋代的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材料四??北宋局部统一,疆域缩小,如幽云十六州仍归辽;南宋时疆域更加缩小,与唐代相比,相形见绌……宋的统治者对外政策越来越软弱,采取给“岁币”的办法苟且偷安。宋词里表现的爱国忧国的情绪越来越沉痛、激切。
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原因:
经济: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小结: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楚辞,一直到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今天的文学之美就体验到此。诗经、楚辞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李白、杜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朵奇葩,它们共同筑起我国古典文学的高山。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中间还有一种文学体裁,是什么?汉赋。
课后探究:过渡:这是司马相如《上林赋》的一段,课后找全这篇赋,思考:以此赋为例,分析汉赋具有哪些特点,?除了这篇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汉赋作家及其代表作??
展示:
课后探究: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
思考:以此赋为例,分析汉赋具有哪些特点,?除了这篇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汉赋作家及其代表作??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经过中华文学的熏陶,个人修养和情操都能有所提高,社会责任感有所加强。十分感谢同学们与我共同分享这40分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