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
重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难点:科技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纸的发明
书写材料的演变
(1)设问:在纸发明(西汉)之前,人们曾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有何缺点?
①龟甲 兽骨(商代 称之为甲骨文) 【使用时间很长的,甚至在纸张发明之后数百年间仍在使用】 竹简(较窄薄) 竹牍、木牍(较宽厚) 陶器(陶文【新石器时代】,用印章印上的) (金文或铭文)青铜器 铁器(商到汉,周朝最盛,以青铜器为最)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收藏和流传。
②布 帛(战国——秦汉)
特点:质地柔软,更易吸收墨汁,更易保存,书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2)西汉出现植物(麻类)纤维纸(发现最早的纸)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
①加工材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②特点:原料易得,成本低,纸张质地细腻,兼具帛(方便携带、质地柔软)与竹简的优点(材料易得)。(有利于推动纸的普及)
造纸术的传播
①公元4世纪 传到朝鲜 ②公元7世纪 传到日本 ③公元8世纪 传到阿拉伯国家 ④公元12世纪 传到非洲、欧洲 ⑤公元16世纪 传到美洲 ⑥公元19世纪 传到大洋洲(如澳大利亚)
意义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突破、革命性的进步。
由于纸的优点,有利于文化思想、科技、信息的传播,促进各地经济思想文化的交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极大地推动了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印刷术的进步
印刷术出现之前,人们以手抄书,以传承文明。但是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在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染墨印刷即可)
(一)印刷术种类
雕版印刷术
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公元868年《金刚经》。
缺点:费时、费力、费料、费空间。如北宋初年,成都印刷《大藏经》,历时12年,刻板13万块。而雕版印刷术必须是一页一版,当有错字时却难以更正,如果刻一部大书,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木材,不仅费用浩大,而且储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管理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
制模——烧制(泥土刻字后烧制)——排版(排序)
优点:①活字占用空间不大;②不需要大量人力刻版;③不需要大量木材;④提高制版时效,因活字是预制的;⑤活字用后回收,可反复排版。归结到一点即是:省工、省时、省力、省料。
思考: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昇的创新“新”在哪里?
经济、省时省力、方便灵活,发现错误还是可以改动的。有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元代王祯:木活字
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铜活字印刷术。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
(二)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
1.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2.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指南针 概念:见教材P29.(即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作的指向仪器)
演变过程
(1)战国时期:出现最初的指南仪器,即“司南”(利用天然磁石指南特性,由于地球地极磁性,指针指向偏南北方向);此后,又陆续出现指南车、指南鱼等指南仪器。
(2)宋代:出现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仪器,广泛用于航海。
传播
公元12世纪末期到13世纪初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而后再传入欧洲。
意义
指南针运用于方向测定(辨别方向),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大地测量、旅行)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见教材P29)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火药发明的过程
(1)商周时期,在冶金生产活动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3)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
(4)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火药的应用
(1)唐末宋初时期: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火炮。
(2)北宋时期:除火药箭外,还有火炮、火球、火蒺藜等发明;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3)明代:发明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传播:14世纪初期,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设问:中国古代有哪些科学思想及其有何特征?
(1)主要思想:①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类观点都是符合现代科学原则的。②中国古代思想中,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现实意义的。
(2)主要特征:①重视人文,相对轻视自然;②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③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中西科技对比:①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②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练习题1】
1.《梦溪笔谈》 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
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 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
2.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 )
A.发明造纸术 B.发明司南 C.发明火药 D.发明活字印刷术
【练习题2】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马克思曾作如下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答:(1)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和传播;
(2)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摧毁封建堡垒),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3)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总之,四大发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对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带来重大影响。
思考1: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政治: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完善,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条件。②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为科技注入新鲜的活力。
(2)经济: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需求。
(3)文化:①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科举制的推广,为科技培养了一批人才。②统治者重视实用科技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4)外交:封建社会前期,开放的外交政策,中外文化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
(5)个体:各个时期的科技工作者刻苦钻研。
思考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1)政治: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经济:①小农经济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②重农抑商政策的继续推行,是科技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3)文化:①文化专制的不断强化和儒学的日渐保守,使科技的发展缺乏人才。②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实用而轻视理论的概括,是中国科技无法由技术发展为科学。
(4)外交:闭关锁国,人为地中断了中外交流。
课件24张PPT。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习目标
重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难点:科技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想一想
1.早期的书写材料有哪些以及它们的缺点?
2.最早的纸?
3.“蔡侯纸”所用的原料及该纸的优点?
4.纸的作用?一、纸的发明1.早期的书写材料早期的书写材料主要有哪些?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陶器、青铜器、铁器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布帛、丝织品书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龟甲兽骨竹简布帛2.最早的纸3.“蔡侯纸”(1)原料: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2)优点:原料易得,成本低,便于书写、携带,易于普及。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 ,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4.纸的作用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想一想
1.指南针的含义?
2.指南针的类别?
3.指南针的作用?1.含义 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作的指向仪器。2.种类3.作用 指南针运用于方向测定(辨别方向),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大地测量、旅行)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成分碳、硝、硫2.由来3.运用1.公元904年,唐朝人郑潘制成“发机飞火”,进攻豫章。这是火药用于军事的开始。
2.北宋末年,霹雳炮出现。1126年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军。
3.明朝名将戚继光一生抗倭戍边,他是地雷的发明者。
4.另一位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西三边时发明慢炮,是定时炸弹的雏形。
5.清初发明家戴梓发明连珠炮,很像现在的机关枪,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重大作用。烟花爆竹、开矿等主要火器的发明火箭(宋)铜火铳(明)南宋(明代)水上火龙四、印刷术的进步1.最早的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2)雕版印刷是在 和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章(1)雕版印刷术是什么时间发明的?唐朝初年拓石印章拓石(3)雕版印刷术有什么缺点?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太祖开宝四年(971年)于成都开始版印全书《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完工,雕版有13万块。费工、费时、费力、费料、费空间2.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技术泥活字实物图片 泥活字的工艺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3.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排版时,只要转动放活字的轮盘,就可以拣出要用的字。4.明代中期:铜活字印刷术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书影公元8世纪公元12、13世纪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14世纪左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五、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1.四大发明传入欧洲2.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请阅读以下材料,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材料一 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因此,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造纸一事,尤为重要,即谓欧洲文艺复兴之得力于纸亦不为过”。──王明星《东方之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材料二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三》
印刷术还同宗教改革有着密切联系。……它有力地支持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革新运动。……正如西方学者所言“西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每一项成就都以不同方式与印刷术的引进与发展有联系” ──王明星《东方之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材料三 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美国学者德克·海德
材料四 大约在12世纪下半叶,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从此以后,世界格局被打破,美洲的开发和欧洲各国的资本积累在飞跃发展,指南针西传就像抽开了时代的泄洪闸,欧洲中世纪的落后和污垢在资本主义铺天盖地的洪流中荡然无存。 ──马明中《中国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答:(1)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和传播。
(2)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摧毁封建堡垒),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3)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总之,四大发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对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带来重大影响。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伟大杠杆。
——马克思 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中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炮,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社会条件(环境)不同问题探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