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工固氮合成技术 试卷(含答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工固氮合成技术 试卷(含答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2-06 17:1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人工固氮合成技术
试卷(含答案)
A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油炸虾条、薯片等易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在实际生产中,充入此类食品袋的是下列气体中的(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空气
D.
氮气
1.D【解析】易碎食品在储存的时候要注意防氧化和抗挤压。在食品袋中冲入氮气既可以防挤压又可以防氧化。
2.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A.
NH4Cl溶液,NaOH溶液,熟石灰
B.
饱和氨水
C.
NaOH溶液,NH4Cl晶体,浓硫酸
D.
NH4Cl固体,碱石灰,消石灰
2.D【解析】NH4Cl固体和消石灰混合加热生成NH3,碱石灰吸收水,可得到干燥的氨气。
3.合成氨工业有下列流程:①原料气制备;②氨的合成;③原料气净化和压缩;④氨的分离。其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3.B【解析】对于合成氨工业工艺流程,首先制取原料气,然后在进入合成塔之前,为防止催化剂中毒及动力因素,要对原料气进行净化和压缩。进入合成塔进行合成后,要及时分离出液氨,并进行循环操作,以增强N2和H2的利用率。
4.下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  )
A.N2和H2
B.催化剂
C.NH3
D.H2
4.A【解析】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单程转化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实际生产中采用了循环法,将它们重新送回合成塔继续反应,同时不断地补充新鲜的原料气。
5.用焦炭、水、空气来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C+H2O(g)CO+H2,CO+H2O(g)CO2+H2,N2+3H22NH3,参加反应的焦炭与氨气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
B.3∶2
C.1∶1
D.1∶2
5.A【解析】前两个化学方程相加得:C+2H2OCO2+2H2
因此,有关系式C~2H2①
而N2+3H22NH3中有:3H2~2NH3②
因此,①×3+②×2得3C~4NH3,故n(C)∶n(NH3)=3∶4。
6.已知焦炭、一氧化碳和烃类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产生合成尿素的原料——氢气和二氧化碳,从充分利用原料的角度考虑,用下列物质生产H2和CO2最为合适的是(  )
A.C
B.CO
C.天然气
D.石脑油(C5H12、C6H14)
6.D【解析】生产出的H2用于合成NH3:N2+3H22NH3,再由NH3与CO2合成尿素。由此,可找出H2与CO2的关系式:3H2~2NH3~CO2。分别写出备选项中各物质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项C+H2OH2+CO,CO+H2OH2+CO2总反应方程式为:C+2H2O2H2+CO2;B项CO+H2OH2+CO2;C项CH4+2H2O4H2+CO2;D项C5H12+10H2O16H2+5CO2,C6H14+12H2O19H2+6CO2。产物中,n(H2)∶n(CO2)最接近3∶1的最合适。
7.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装置甲的作用之一是干燥
B.装置甲的作用是化合
C.乙处导出的气体是N2、H2、NH3
D.检验产物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等
7.B【解析】装置甲的作用有三点:①干燥气体;②观察气体逸出速率便于控制比例;③使气体混合均匀。
二、填空题(共15分)
8.(6分)
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氢气,有一种来源是石油气,如丙烷。
(1)有人设计了以下反应途径(反应方程式未配平),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C3H8C+H2
B.C3H8C3H6+H2
C.C3H8+H2OCO+H2
(2)按以上最合理的反应途径,理论上用1
mol丙烷最多可制得氨气(  )
A.4
mol  B.6.7
mol
C.10
mol
D.2.7
mol
(3)该合理的反应途径最显著的优点是(  )
A.简单易行
B.制得的H2纯度高
C.制得的H2产量高
D.可同时获得大量热量
8.(1)C(2分)(2)B(2分) (3)C(2分)
【解析】(1)要分析得出哪种反应方式生成的H2最多,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C3H83C+4H2。
B.C3H8C3H6+H2。
C.C3H8+3H2O3CO+7H2,生成的CO又能和H2O反应:CO+H2OCO2+H2。
当C3H8均为1
mol时,C选项的途径中产生H2最多。
(2)C3H8+3H2O3CO+7H2
3CO+3H2O3CO2+3H2
N2+3H22NH3
由以上反应可得C3H8~10H2,3H2~2NH3。
根据相关量,进行计算:
C3H8~10H2~×2NH3
1
mol
mol
所以1
mol
C3H8最多可制得6.7
mol氨,应选B。
9.(9分)
下图是工业生产中合成氨流程示意图,仔细观察图示中的物质变化关系及工艺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的整个工业生产包括造气、净化、合成氨三大部分,其中上述工艺流程图示中已经将造气与净化装置用竖线分开,请你在图示中再将净化与合成氨装置用竖线分开。
(2)合成氨工业中的氢气来源于天然气、煤等物质,根据图示物质的变化关系写出两个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装置中可以消除造气过程中产生的杂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倡导节能减排,观察上述工艺流程图示,写出合成氨工业中节能减排的两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分)
(2)CH4+H2OCO+3H2(2分) CO+H2OCO2+H2(2分)
(3)防止催化剂中毒(1分)
(4)氢气、氮气的循环利用(1分);利用反应产生的热预热合成气体(1分)
【解析】(1)整个工艺流程图示分为三部分,即造气、净化和合成氨装置。其中“洗涤塔”就是净化装置,而合成塔则是合成氨气的装置,另外还有氨气分离装置。
(2)图示中进入“转化炉”的气体是甲烷与水蒸气,而出来的气体有氢气、CO,故在转化炉中发生的甲烷与水蒸气的反应;转化炉中的CO产物对制备合成氨无用,故在“变换塔”中通入水蒸气使之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制备氢气。
(3)工业合成氨需要催化剂,而催化剂往往会因为杂质的存在而降低催化效果,所以需要除杂。
B组
1.合成NH3所需的H2可由煤与H2O反应制得,其中有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ΔH<0。欲提高CO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可能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大压强;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CO的浓度;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⑤
D.⑤
1.C【解析】该可逆反应的特点为: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改变。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可选出答案。
2.在体积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25
mol
N2和1.25molH2,进行反应:N2(g)+3H2(g)
2NH3
(g)
=
—92.
4kJ·mol—1,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测得H2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
T/℃
200
300
400
H2的体积分数
a1
a2
25%
A
.a1B.若反应在400℃下进行,则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
C.若反应在300℃下进行,则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1
kJ
D.若反应在200℃下进行,则达到平衡畸时N2的体积分数为50%
2.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和化学平衡移动知识点。
N2(g)
+
3H2(g)
2NH3
(g)
=
—92.
4kJ·mol—1
1
3
2
始:1.25mol
1.25
mol
0
变:x
mol
3x
mol
2x
mol
23.1
kJ
末:1.25—x
mol
1.25—3x
mol
2x
mol
=0.25
==20%
==50%。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a1>a2。
3.合成氨工业的主要反应为:N2(g)+3H2(g)
2NH3(g) ΔH<0,下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1)写出设备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沿X路线进入压缩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料气往往混有CO、NH3等杂质,在进入合成塔之前需净化,净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氢混合气体送入合成塔前要通过压缩机压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合成塔中及时分离出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塔从上到下将催化剂分成四层,在层与层之间冷激气(冷的原料气)和反应气混合,请问这样设计的原因是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原料气从塔底流经外筒环隙进入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__;气体在反应前后都要通过热交换器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1)热交换器 合成塔 N2和H2
(2)防止催化剂中毒
(3)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反应速率,使平衡朝生成NH3的方向进行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朝生成NH3的方向进行
(4)冷激气与每一层的反应混合气及时进行热交换,既预热原料气,又保证反应混合气的温度控制在500
℃左右,使每一层的催化剂都能起到最大的催化作用
(5)进行热交换,预热原料气,加快反应速率;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节约能源。
(4)原料和热的循环利用是符合节能减排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