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4-1 种群的特征》 (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4-1 种群的特征》 (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2-12 17:1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第4章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列举种群的特征。
能力目标:
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葡萄蝴蝶蛇蘑菇不是同一种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并不相同。 这些生物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一、问题导入看下面这张图片,有什么特点?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1.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累加,它有新属性.
2.个体生命有限,种群一般不会因个体消失而消失;
3.同一区域有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种群间构成一个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种群概念剖析二、种群(一)种群的概念练习:下列实例中可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
A.铁山水库里的全部雄鲤鱼
B.洞庭湖里的全部绿藻
C.大云山上的全部蛇
D.新墙河里的全部河蚌
E.相思山上的全部相思鸟
F.张谷英村里的全部鼠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二)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 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每立方米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一块草地中每平方米的面积内狗尾草的数量特点:①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例:在我国某地的草原上,大象、狮子、土狼和斑马的种群密度是不相同。
②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例: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则降低。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研究种群密度重要意义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意义:它反映了种群在 的数量,在农林害虫的 和
、渔业上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怎样调查种群密度呢? 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①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双子叶植物)与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因调查群落不同,每个样方面积为:
草本在1㎡以上,灌木在16㎡以上,乔木在100㎡以上。
位于边界上的个体的计数原则:
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或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 具体步骤:
A.确定调查对象
B.选取样方(必须选择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使其具良好的代表性)
C.记数(记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
D.计算(取各样方平均数)随机取样
取平均值
注意事项: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 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这样就满足了 随机性 ,叫做随机取样。②标志重捕法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可得,N:M=n:m计算方法: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通常以a%表示。(1)出生率 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千人生出18.62人,我国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是多少?1.862% 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死亡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某个有200个个体的种群,在一年中有40个个体死亡,这个种群的年死亡率是多少?20%(2)死亡率(3)与种群密度的关系A.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B.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降低3、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1)年龄组成①增长型: 特点: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特点: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②稳定型: 特点: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③衰退型: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幼体数成体数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增加相对稳定相对稳定减小减小(2)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A、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B、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象海豹群体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 C、雌少雄多型: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蜜蜂(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决定大小直接影响预测方向直接影响影响变动直接影响直接影响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课堂小结1.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动物园里饲养的全部东北虎B课堂练习 2.在一块草原上,有10户牧民,每户养了一群羊,其中,有7户养的是绵羊,3户养的是山羊,这些羊是(? ? ) A.一个种群???? B.一个群落????
C.两个种群???? D.十个种群C3.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4.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 A5.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B6.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时(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D7、某同学在浮来山调查某种蝶类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该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N=(4+6+8+8+9)/5=7只/hm28、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39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34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N=(34×39)/15=88只解:N:39=34:159、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捕获未标志的鼠20头,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头/公顷。 解析:因为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若设该鼠种群总数为X,则(X/32)=(30/10),得X=96,即该地田鼠种群密度约为96头/公顷10、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A C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