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四章第一节学习目标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类型及其能量来源
2、识别常见的地貌
3、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4、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和热情,并树立正确认识自然、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观念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9 ─ P70,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内力作用?2、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有哪些表现形式? 用课本来演示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地球上的两大山系 用课本来演示地壳的垂直运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科
迪
勒
拉
山
系东非大裂谷
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本P70页,完成活动题:(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3)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那些特征?
地壳运动─垂直运动─上升运动;依据是大理石柱上留下了被海生动物钻孔的痕迹。 循环反复的复杂性 地壳运动─垂直运动─下降运动,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在公元79年时底部被火山灰覆盖,15世纪时被覆盖部分却沉到了海平面以下。自主学习1、什么是外力作用?其能量来自哪里?2、外力有哪些表现形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0 ─ P72,回答下列问题:二、外力作用: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的变化,统称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堆积搬运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及重力能风化作用物
理
风
化化
学
风
化生
物
风
化——堆积在原地定义: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侵蚀作用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侵蚀地貌。——离开原地较普遍的侵蚀作用有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等。这种景观是怎么形成的?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力侵蚀地貌
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河流沟谷、峡谷瀑
布流水侵蚀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最典型喀斯特地貌
——西南地区 流水侵蚀地貌溶洞钟乳石黄河壶口瀑布
泥沙的搬运风力的搬运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把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冲积扇 堆积作用 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果
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扇流水堆积地貌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迎风坡平缓 背风坡陡峻 新月形沙丘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秦 岭关中谷地汉中谷地NNWES探究活动二秦岭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西走向的山脉,北侧是渭河谷地,也称为关中谷地,南侧是汉中谷地,试分析秦岭及其南北两侧地形的成因。关中谷地汉中谷地(渭河谷地)探究活动二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其北侧是渭河谷地,也称为关中谷地,南侧是汉中谷地,试分析秦岭及其南北两侧地形的成因。秦岭是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形成的;关中谷地和汉中谷地是地壳的下降运动形成的。两侧的谷地又接受地面流水的侵蚀、堆积作用。所以两侧的谷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提示1:早期秦岭南北的地壳变化如下图所示.提示2:之后,在两侧谷地发育了河流,形成今天肥沃的平原,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地球内部能量太阳辐射能、
重力能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使地表高低不平使地表趋于平缓综合作用,循环往复课堂总结:内外力作用比较1.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形成原因连线
A、阿尔卑斯山 ①地壳断裂陷落
B、东非大裂谷 ②流水沉积作用
C、长江三角洲 ③流水侵蚀作用
D、长江三峡 ④褶皱隆起
E、沙丘 ⑤风力沉积作用巩固练习2.下面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是( )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解析】选D。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巩固练习3.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来源:学科网]
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DB
4.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
A.长江三峡 B.戈壁和裸岩荒漠
C.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
AC5.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6、下列地表形态与作用力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褶皱山脉—垂直运动 B、海陆变迁—水平运动
C、冰斗和角峰—波浪侵蚀D、新月形沙丘—风力沉积D 谢谢大家
再 见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岩浆运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火山地貌或熔岩流地貌侵蚀风化搬运堆积侵蚀地貌堆积地貌使地表高低不平使地表趋于平缓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