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
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雅典出现了以研究人和人类社会为主题的智者学派。其产生的原因有( )
①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发展 ④自然科学的进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并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观点的社会根源是( )
A.人文精神的产生和发展
B.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C.古希腊教育程度的提高
D.古希腊人对知识的追求
黑格尔在评价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时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于( )
①强调了人的价值
②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③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④使得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就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了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下列哪一观点( )
A.知识即美德
B.认识你自己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与动物之间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B.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C.认为知识必须以道德行为为基础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观察人性,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观点。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D.认识人自己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us
VERITAS”(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校重视传统,尤其重视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传统
B.该校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
C.保证了哈佛大学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推陈出新的良好发展
D.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哈佛大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只指封建专制
C.肯定人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观念
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小王准备参加这次活动,他给自己选了以下几本书进行研究。你认为他所选的哪本书存在问题( )
A.《圣经》
B.但丁的《神曲》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彼特拉克的《歌集》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表现一个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的实质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B.教皇权力至上
C.《圣经》权威下降
D.教会从属于国家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此语的目的是( )
A.宣传“因行称义”原则
B.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
C.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
D.实行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
“起源于英国,盛行于法国,率先开花结果在美洲。”这句话描述的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论法的精神》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对于这段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的时代”是指文艺复兴时期
B.“他”是指伏尔泰
C.这本书进步之处在于它阐述了人民主权原则
D.这本书进步之处在于它深入阐述了权力互相“制约和平衡”的原则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 )
A.主权在于人民
B.权力应当“制约与平衡”
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D.社会契约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条款主要是继承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
( )
A.伏尔泰
B.康德
C.卢梭
D.孟德斯鸠
法国先贤祠墓道的顶端,有两个对称独立的棺木,分别属于伏尔泰和卢梭。他们是大革命的精神导师,地位崇高,因此享受到独立安放的特殊待遇。下列关于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人的思想影响巨大
②因属于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两人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
③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④他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后者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突出表现在( )
A.反对教会的权威
B.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C.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8分,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的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
——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2分)
(2)材料二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2分)
(3)普罗塔哥拉的主张与材料一的区别是什么?(2分)
(4)材料二、三的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演出的是莎士比亚喜剧作品巅峰之作《仲夏夜之梦》,该剧也是莎士比亚最富幻想色彩的浪漫情调喜剧。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在莎士比亚流传至今的三十七部作品中,这部喜剧独树一帜,具有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历经数百年久演不衰,是一部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经典爱情喜剧。
材料二 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马丁·路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时代精神?依据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对《圣经》的态度是什么?(2分)
(3)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哥拉的主要观点。(2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6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选C。由于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智者学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文艺复兴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进展是启蒙运动的原因。
【解析】选B。题干所述是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和发展的表现。结合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背景分析可知,他们的观点适应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
【解析】选B。使得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是苏格拉底,排除含有④的选项即可。
【解析】选A。因为没有人自愿作恶,作恶只是出于无知。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是出于好的动机,但却做了坏事,所以材料体现了知识即是美德的观点。
【解析】选C。本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选项C偷换概念,本来是道德行为应以知识为基础,而非知识必须以道德行为为基础。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苏格拉底的研究命题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解析】选D。解答本题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分析。材料表明哈佛大学重视传统,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保证了哈佛大学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推陈出新的良好发展。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不是哈佛大学的代表人物。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理解材料的含义。中世纪,欧洲人类的“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即人们的思想和对外界的观察都处在封建神学世界观的统治之下,即,“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而改变这一现象的是文艺复兴,即从思想上解放人们,然后可推断出根本原因是A项。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十日谈》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从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B、C、D三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弘扬了人文精神。《圣经》压抑人性,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
【解析】选A。材料信息表明,这段话的作者认为,人不需要皇帝和教皇的指手画脚,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行事,旨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解析】选A。在宗教改革之前,《圣经》的解释权属于教皇,教皇是最高的权威,而从材料信息看,《圣经》重于教皇,肯定基督教的最高权威是《圣经》,否定教皇、教会的权威,这也就体现了信仰即可得救,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圣经》。
【解析】选B。加尔文的先定论是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的,其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英国”“法国”“美洲”。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在法国达到了高潮,美国1787年宪法率先实践了启蒙思想家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
【解析】选D。《论法的精神》是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的著作,在书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权力应分为三部分,彼此制衡。
【解析】选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君的权力受到了限制,依此判断该体制为君主立宪制。
【解析】选C。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并处理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这就是自由人”可以得出材料中强调了人生来都应该是平等的,尤其是在法律面前。
【解析】选C。卢梭主张“人民主权说”符合题意。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康德虽然继承了人民主权说,但是他认为的平等只是政治上的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说。
【解析】选B。伏尔泰和卢梭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尽管属于不同阶层,但他们从根本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②错误,可排除;两人的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①正确;卢梭的思想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号召推翻封建专制,最激进,③正确;两人的思想都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④正确。
【解析】选D。文艺复兴局限在对教会神学的批判上,没有提出新的构想;启蒙运动不仅批判旧的专制制度和教会神学,更提出了关于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构想。
【解析】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观察图片信息,第(2)、(3)问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把握材料二、三的基本内容并提炼其观点,第(4)问将材料二、三与材料一对比分析灵活发挥。
【答案】(1)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而且将神人格化。
(2)应该靠智慧(即思考)而不单靠感觉。
(3)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究上。
(4)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解放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解析】第(1)问应从《仲夏夜之梦》的内容,分析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第(2)问应围绕马丁·路德主张不要盲目听从教会说教方面作答。第(3)问应从文艺复兴推动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精神传播方面分析。
【答案】(1)人文主义精神。依据:材料中莎士比亚作品《仲夏夜之梦》展现了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体现了对现世生活美好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
(2)以自己对《圣经》的理解为准,服从于《圣经》的约束,不盲目听从教会说教。
(3)文艺复兴推动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解析】第(1)问要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哥拉的主要观点。第(2)问要围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作答。第(3)问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应从宣扬理性主义方面分析。第(4)问应注意归纳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答案】(1)怀疑神;肯定人。
(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宣传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
(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
(4)起源(或萌芽)阶段:强调人的价值。复兴(或发展)阶段:主张发展个性。成熟(或明确)阶段:构建理想社会。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