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
单元测试卷
第七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他提出的“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统治了西方学术界将近2000年。然而这一观点在16世纪被某个科学家的实验推翻,这位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柏拉图
D.伽利略
某日,江苏电视台某节目中给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提示语:打一近代伟大的科学家),据此你认为谜底应该是( )
A.伽利略
B.普朗克
C.牛顿
D.爱因斯坦
右图所示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图中人物正在苹果树下思考的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后来,这位人物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写成了科学巨著(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话意指( )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C.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5.相对论提出一百多年来影响深远,其历史意义有( )
①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③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④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古代欧洲人们一直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成真理,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后,也一度被看做绝对权威的理论,相对论出现后,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难题。这说明( )
A.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会否定更多的真理
B.社会不断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也不断进步
C.人类永远无法找到真理
D.经典力学体系已经过时,为社会所抛弃
下图所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点,其根源是( )
A.“神创说”的存在
B.人类认识水平的差异
C.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类是进化而来的观点
早期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历史背景包括( )
①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 ②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③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④基督教会承认上帝创世说有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所示的长颈鹿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了早期生物学的哪种思想( )
A.生物界现存的物种没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C.环境对物种变化有巨大影响
D.细胞可以复制即细胞分裂
有人在写给一位科学家的信中说,一开始读您的书,我就爱不释手。您的主导思想,就是“自然选择”的思想,一定会被看做是确定不移的科学真理,它有一切伟大真理所有的特征。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拉马克
C.达尔文
D.牛顿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引起强烈反映,宗教势力叫嚣“打倒进化论”“粉碎达尔文”。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
①实际上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②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③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牛顿和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下列关于他们的成就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解决了一些人类未知的问题
B.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C.为宇宙空间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
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马克思曾经预言:“蒸汽机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是在( )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晚期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下图中的“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在现代社会,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容易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普及,深入群众的生活之中
国际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应警惕( )
①网络成瘾
②网络犯罪
③网络聊天
④网络受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物理学大厦’落成”指的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落成的?(4分)
(2)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分)
(3)物理学理论的新发展在当时有什么意义?(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所产生的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遂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所以,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
——达尔文《物种起源》
材料二 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一次辩论中说:“达尔文简直不让我们相信神的意志的干预是存在的,我们能够背叛正宗的传统宗教吗?……从达尔文先生的理论当中,我们只能得出两种结论:要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每只虾、每个土豆……甚至一条低级的蚯蚓都有不朽的灵魂。如果是这么回事,我想,今天晚上我们回家以后,就谁也别打算能吃下一份烤牛肉了!”
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础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归纳宗教界强烈反对达尔文学说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反对达尔文学说的真正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分析达尔文学说产生的社会影响。(4分)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联系图一、二和图四、五,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
(2)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二、三、五、六,简要谈谈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8分)
(3)以上六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选D。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伽利略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近代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的“英国”就可以排除A、B、D三项,因为伽利略是意大利人,普朗克和爱因斯坦都是德国人。而牛顿对于题干中的“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都是符合的。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186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选B。本题命题角度新颖,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解析】选B。①②③④都是相对论的历史意义。
【解析】选D。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两大支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研究宏观世界,量子论研究微观世界。从材料信息“分子、原子”看,这一“发现”指的是量子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同类历史现象中归纳规律性认识的能力。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也不断进步,故B项说法正确。A、C、D都是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
【解析】选C。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A、D两项是图片反映的内容,不是产生分歧的原因,所以排除。人类认识水平的差异是由于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所以B项错误。
【解析】选B。④是错误的,基督教会没有这样的承认。
【解析】选C。长颈鹿生长在非洲草原,因气候干旱,青草越来越少,长颈鹿只好用力伸长脖子,去吃树上的叶子,最终形成现在的样子。说明环境对物种的巨大影响。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
【解析】选A。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从反对进化论和支持进化论分析,进化论实际上否定了“上帝造人说”,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①②正确。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尔文的主要成就是生物进化论,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力学,他们的成就都解决了一些人类未知的问题。
【解析】选D。由“1819年”和“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判断这位伟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物,即瓦特。他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动力机械的普及。
【解析】选B。蒸汽机发明以前,机器动力主要是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的发展。蒸汽机发明以后,摆脱了这种限制,从而使工厂得以集中,形成工业化城市。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后。
【解析】选D。“蒸汽时代”其能源动力是蒸汽机,“电气时代”其能源动力是电力。蒸汽机和电力的广泛使用分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而无论是蒸汽机还是电力,都是解决的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解析】选B。A表述错误,C、D反映的只是表面信息,题干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深远影响。
【解析】选C。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首要的是理解题干的意思,从题干“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应警惕”可以看出要求回答的是网络的负面影响,而③网络聊天是一项正常的交往方式,不能作为网络的负面影响。
【解析】选A。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分析经典力学建立的条件,第(2)问要求围绕由经典力学发展到相对论作答,第(3)问应回答相对论提出的意义。
【答案】(1)经典物理学。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2)新发展:由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相对论。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3)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论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逐条作答即可。
【答案】(1)自然选择。
(2)理由:达尔文的学说亵渎了神灵和宗教;伤害了人类的尊严。原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教会的神创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3)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第(1)问图一、二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制造技术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由生产实践到技术发明,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图四、五说明先出现有关电的理论,然后出现了有关电的技术发明,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2)问由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科技进步促进了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促进了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总之,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第(3)问图片体现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1)科技含量不同。瓦特改良蒸汽机更多的是经验总结;发电机的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2)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发电机的研制,使电成为新能源,电灯、电车等的发明使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同时,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也使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