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复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复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2-17 07: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的复习 (巩固练习)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
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5cm 3.9cm 2.3cm B、3.5cm 7.1cm 3.6c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6cm 1cm 6cm D、4cm 10cm 4cm
2.如图,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且PA平分∠BAC,则△APD与△APE全等的理由不是( ) 21教育网
A、SAS B、AAS C、SSS D、ASA21cnjy.com
3.如图,∠BAC=90°,AD⊥BC,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4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已知∠BAC=2∠B,∠B=2∠DAE,那么
∠ACB为( )
A. 80° B. 72° C. 48° D. 36°www.21-cn-jy.com
5. 如图,∠1=∠2,∠C=∠B,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DAB≌△DAC; B. △DEA≌△DFA;
C. CD=DE D. ∠AED=∠AFD
6.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9cm,第三边的长是一个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5cm B、7cm C、9cm D、11cm
7、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55°和65°,这个三角形的外角不可能是( )
A、115° B、120° C、125° D、130°
8.在△ABC和△DEF中,条件:①AB=DE;②BC=EF;③AC=DF;④∠A=∠D;⑤∠B=∠E;⑥∠C=∠F;则下列各组给出的条件不能保证△ABC≌△DEF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⑤⑥
9.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且>>,若=8,=3,则的取值范围是( )21·世纪*教育网
A.3<<8 B.5<<11 C.6<<10 D.8<<11
10.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上的 点,若△ABC的面积为2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www-2-1-cnjy-com
A、4cm 2 B、8cm2 C、12cm2 D、16cm22-1-c-n-j-y
第二部分
11、如图,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CAD=∠CBD.请说明理由:
解:∵ 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
∴AC= , =BD( ).
在 和 中,
=BC,
AD= ,
CD= ( ),
∴ ≌ ( ).
∴ ∠CAD=∠CBD( ).
12、如图,在△ABC中,∠B=42o,∠C=72 o,AD是△ABC的角平分线,
①∠BAC等于多少度?简要说明理由.
②∠ADC等于多少度?简要说明理由.
13、如图,在△ABC中,D是边BC上一点,AD平分∠BAC,在AB上截取AE=AC,连结DE,已知DE=2 cm,BD=3 cm,求线段BC的长.2·1·c·n·j·y
14、如图,△ABC的两条高AD、BE相交于点H,且AD=BD,试说明下列结论成立的理由。(1)∠DBH=∠DAC;(2)△BDH≌△ADC.21·cn·jy·com
15、如图,已知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P.
(1)当∠A=70°时,求∠BPC的度数;
(2)当∠A=112°时,求∠BPC的度数;
(3)当∠A=时,求∠BPC的度数.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C
C
D
C
D
C
第二部分
14、解:∵ AD是角平分线,∴∠EAD=∠CAD(角平分线定义).
∵ AE=AC(已知),AD=AD(公共边相等),
∴ △AED≌△ACD(SAS).
∴ ED=D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 BD=3,ED=2,∴ BC=5.
15、解:(1)∵ AD⊥BC,∴ ∠ADC=∠ADB=90°.
∵ BE⊥AC,∴ ∠BEA=∠BEC=90°.
∴ ∠DBH+∠C=90°,∠DAC+∠C=90°,
∴ ∠DBH=∠DAC.
(2)∵ ∠DBH=∠DAC(已证),
∠BDH=∠CDA=90°(已证),
AD=BD(已知),
∴△BDH≌△ADC(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