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空气的性质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空气的性质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19 10:59:39

文档简介

1.1空气的性质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空气有一定的体积,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2.培养学生对试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没有感性的认识。因为在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见的等。所以教师要设法让“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可视化。即要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到空气像固体一样也会占据空间。
重点难点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出示乒乓球、矿泉水瓶,引出话题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乒乓球,乒乓球放入水中会怎样?(师随即丢入水中。)如果用矿泉水瓶罩住乒乓球,竖直往下按入水底,乒乓球会怎样?
各小组动手实验,交流看到的现象。
师问:为什么有的小组的乒乓球浮在水面,有的小组的乒乓球沉入水底呢?
师追问:为什么瓶盖有洞眼的矿泉水瓶罩住乒乓球往水底压的时候,乒乓球会浮向水面呢?下面让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活动2【活动】二、出示洗瓶实验装置,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1.出示洗瓶,教师介绍其特点(密封)。问:如果用力挤瓶身,红水会怎么样?如果把管嘴堵住,再去挤瓶身,红水还会不会上升直至出来呢?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挤瓶身时要小心,慢慢挤,不要让水喷出来。堵管嘴时要用力堵紧。注意观察现象。
3.组长领取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记录实验现象。
4.交流实验现象。
5.质疑:红水为什么没有上升到管口呢?
如果不堵住管口红水会上升吗?
6.想不想知道红水上方有什么呢?出示实验装置,讲解试验方法。提示学生观察:当管子放入水中,观察挤压瓶身时看到什么现象?(什么从瓶子里出来了?)再次提醒学生:挤瓶身时要小心,慢慢挤,不要让水喷出来。
7.学生领取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记录实验现象。
8.分析两次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空气占据了空间。)
活动3【活动】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瓶盖有孔的矿泉水瓶罩住乒乓球往水底压的时候,乒乓球会浮向水面呢?而瓶盖没孔的矿泉水瓶罩住乒乓球往水底压的时候,乒乓球会沉入水底呢?如果想让它浮起来,可以怎么做呢?
如果我想让乒乓球浮在任何一个位置,可以做到吗?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能使乒乓球的位置变化后,选择三个不同位置用平板拍照上传至课件中。
课件依次出现刚刚拍的小组照片,让相应小组介绍自己的做法和依据。
空气占据空间
记录表一
将矿泉水瓶罩住乒乓球往水底按,乒乓球会怎样?










记录表二
画出管中液面变化的情况
1.  2.
我的解释:
记录表三
画出液面变化的情况和管口出现的现象

我的解释:
课件13张PPT。空气的性质记录表一实验二: 1、挤压瓶子,观察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2、堵住管口再挤压瓶子,观察液面的变化情况。记录表二实验三:挤压瓶身,观察管中液面的变化和水槽中管口的现象。记录表三空气占据空间 你能不能设计改进一下这个实验装置,想让乒乓球浮在水面就浮在水面,想让乒乓球沉入水底就沉入水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