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加热和冷却 教案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 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 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 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2、知识与技能 ● 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 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 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 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 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 ● 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教学准备
砂糖、易拉罐底、蜡烛、火柴、玻璃片、固体体胀演示器、烧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水槽、冷热水。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2、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话题“聚集”
讨论: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你为什么这样想?理由是什么?
活动2【讲授】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创设情景:一块糖,加热后会有什么变化,冷却呢? 提出实验的要求:① 先将蜡烛点着。 ② 将装有糖的锅放在蜡烛上。在觉得可以作画的时候画出你们小组心中的画。 ③ 注意分工合作,不要烫到手。 教师巡视学生做实验,并给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请各小组说出是在糖什么状态下开始作画的。 提问: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产生相似的变化。请每人写在活动记录本上,并猜想描述出这个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后整个状态的变化,并回家做实验加以验证。
活动3【讲授】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
提问:一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比如小铁圈,在受热以后会发生变化吗? 看书上21页实验进行讨论。 师演示固体体胀演示器。 小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引导学生利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4【讲授】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提问: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铁垫圈这样类似的变化吗? 指导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可以仔细看书上的方法)。 师生讨论方法: 1)借助什么可以观察到液体或气体体积的变化? 2)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能够证明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3)实验中可能要注意什么?(气密性) 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尝试。
活动5【活动】小结
物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 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活动6【作业】了解加热和冷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讨论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课件12张PPT。(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加热和冷却糖画实验探究蜡笔受热熔化、
受冷凝固的现象糖画的制作过程
1.把固体形状的糖放进锅里
2.对固体形状的糖进行加热,加热后固体形状的糖逐渐熔化成液体形态的糖
3.用液体形态的糖绘制糖画
4.液体的糖冷却后就会形成固体形态的糖画彩色蜡烛的制作过程 找一个罐装的饮料桶,倒空饮料,整齐地去掉 盖,把碎蜡烛和比较短的蜡烛放入桶中把桶放入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熔化。如水不够热,可以加热;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把熔化的液体倒入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中。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蜡冷却后,再倒入别的颜色的蜡,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