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吸热和散热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吸热和散热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19 17:24:17

文档简介

2.4吸热和散热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设计并完成水和沙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知道沙比水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强。
3.能用水和沙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对吸热和散热现象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经知道冷水要变热必须加热,冷水是吸收了热量才变成热水的;夏天的阳光下白色的物体不太热,黑色的物体却很烫手。学生对物体的散热性了解很少,或者说很少去注意。这些都是学生在本课中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到不同物质、同质不同色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做好水和沙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这些水果你们吃过吗?知道它们是哪儿的特产吗?对是新疆。
2、新疆的夏天有一件怪事:“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什么原因呢?而同在中国的青岛,那儿的海水浴场却是盛夏的避暑胜地。同被阳光照耀为什么多沙石地的新疆与临海的青岛差别这么大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现象。
活动2【讲授】研究水和沙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1.质疑:我们都知道,给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会升高;停止加热,物体的温度会降低。那么,如果我们同时给相同重量的水和沙加相同的热,它们温度升高的速度会一样吗?如果同时停止加热,它们的降温速度会一样吗?
2.现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你们能猜猜他们的吸热的快慢吗?
学生猜测,并完成活动记录单《一、猜测》
3.刚刚同学们都做出了大胆的猜测,那么我们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正不正确呢?(生:实验)
4.今天我们的实验是个对比实验。我们怎么设计实验呢?在实验中又要注意什么呢?(PPT出示提示)材料、控制条件、注意问题、分工合作
材料:
沙、水,烧杯× 2,温度计× 2,加热装置、冷却装置,铁架台
控制条件:
不同:水,沙
相同:水和沙的质量
容器的大小、材质、厚度
加热条件——
同样热源、同时、同接触面
注意问题:
让实验效果明显
——温度变化明显,又不会太快
★酒精灯太快、阳光加热太慢
—→采用热水加热
★表面、内部温度不均一
—→温度计液泡恰好浸入物体
分工合作:
1. 控制变量,条件公平
2. 温度计液泡恰好浸入物体
3. 同时平视读数,每一分钟立即记录
4. 及时记录数据,绘制折线图
①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沙5分钟,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沙的温度。
②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沙的温度,也测量5分钟。
③学生根据数据画出曲线图。
(1)实验小组讨论与小结:通过这组对比实验,你能得出油和水吸热和散热的规律吗?
(2)实验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3)结论:相同质量的水与沙吸热与散热的性能不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沙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沙的降温速度比水快。沙的吸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比水强。也可以说,水的吸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比沙弱。
活动3【讲授】过渡
现在相信同学们都能,回答老师刚上课时提的问题了吧!
新疆地区多为沙石地,在相同的条件下,沙石吸收或散发热量的性能强,沙石的温度变化较大,因此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
青岛地区为沿海城市,在相同的条件下,水吸收或散发热量的性能弱,水的温度变化较小,因此青岛地区夏天舒适。
刚刚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液体的水与固体的沙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那么同为液体的水与油,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相同吗?
活动4【讲授】探究水与油吸热和散热性能
过渡:刚刚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液体的水与固体的沙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那么同为液体的水与油,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相同吗?
提问、猜测:水与油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生猜测) 要想验证我们的猜测就要做实验。那我们怎么来设计这个对比试验呢? 引导生从:材料、控制条件、注意问题、合作角度,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记录数据。
5、汇报数据,指导分析结论:
相同质量的水与油吸热与散热的性能不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慢。也就是说,油的吸热性能能比水强;水的散热性能比油强。
活动5【练习】迁移运用
在海滨,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会有什么不同?
活动6【活动】下节课的铺垫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不仅知道了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还学会了对比试验的设计方法,下节课,老师将带领你们继续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一起去探究同种物质不同的颜色,对其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影响。
课件37张PPT。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吸热和散热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青岛水和沙的升温、降温快慢对比猜测1:
A. 水升温快、降温也快
B. 水升温慢、降温也慢
C. 水升温快、降温慢
D. 水升温慢、降温快猜测2:
A. 沙升温快、降温也快
B. 沙升温慢、降温也慢
C. 沙升温快、降温慢
D. 沙升温慢、降温快水和沙的升温、降温快慢对比猜测1:
A. 水升温快、降温也快
B. 水升温慢、降温也慢
C. 水升温快、降温慢
D. 水升温慢、降温快对比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
猜测2:
A. 沙升温快、降温也快
B. 沙升温慢、降温也慢
C. 沙升温快、降温慢
D. 沙升温慢、降温快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沙、水,烧杯× 2,温度计× 2
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材料沙、水,容器× 2,温度计× 2
加热装置、冷却装置设计思路:对比实验设计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不同:水,沙
相同:水和沙的质量
容器的大小、材质、厚度
加热/冷却的条件——
同样热源、同时、同接触面
……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让实验效果明显
——温度变化明显,又不会太快
★酒精灯加热太快、阳光加热太慢
—→采用开水加热
★空气、凉水冷却太慢
—→采用冰块冷却
★表面、内部温度不均一
—→温度计液泡恰好浸入物体
设计思路:??让实验效果明显
——温度变化明显,又不会太快
★酒精灯加热太快、阳光加热太慢
—→采用开水加热
★空气、凉水冷却太慢
—→采用冰块冷却
★表面、内部温度不均一
—→温度计液泡恰好浸入物体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注意事项:
1. 控制变量,条件公平
2. 温度计液泡恰好浸入物体,平视读数
3. 每隔一分钟记录数据,绘制折线图
结论
同等条件下,
水升温速度比沙( ),降温比沙( )慢快慢快也可以说:
沙的吸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比水( )。 强弱
水的吸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比沙( )。 强弱 为什么夏天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而青岛却气候宜人? 新疆地区多为沙石地,在相同的条件下,沙石吸收
或散发热量的性能强,沙石的温度变化较大,因此新疆
地区昼夜温差大。 青岛地区为沿海城市,在相同的条件下,水吸收
或散发热量的性能弱,水的温度变化较小,因此青岛
地区夏天舒适。 同为液体的水和油吸热和散
热性能一样吗?水和油的升温、降温快慢对比猜测1:
A. 水升温快、降温也快
B. 水升温慢、降温也慢
C. 水升温快、降温慢
D. 水升温慢、降温快猜测2:
A. 油升温快、降温也快
B. 油升温慢、降温也慢
C. 油升温快、降温慢
D. 油升温慢、降温快水和沙的升温、降温快慢对比猜测1:
A. 水升温快、降温也快
B. 水升温慢、降温也慢
C. 水升温快、降温慢
D. 水升温慢、降温快对比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
猜测2:
A. 油升温快、降温也快
B. 油升温慢、降温也慢
C. 油升温快、降温慢
D. 油升温慢、降温快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油、水,烧杯× 2,温度计× 2
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材料油、水,容器× 2,温度计× 2
加热装置、冷却装置设计思路:对比实验设计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不同:水,油
相同:水和油的质量
容器的大小、材质、厚度
加热/冷却的条件——
同样热源、同时、同接触面
……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让实验效果明显
——温度变化明显,又不会太快
★酒精灯加热太快、阳光加热太慢
—→采用开水加热
★空气、凉水冷却太慢
—→采用冰块冷却
★表面、内部温度不均一
—→温度计液泡恰好浸入物体
设计思路:??让实验效果明显
——温度变化明显,又不会太快
★酒精灯加热太快、阳光加热太慢
—→采用开水加热
★空气、凉水冷却太慢
—→采用冰块冷却
★表面、内部温度不均一
—→温度计液泡恰好浸入物体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
1. 需要哪些材料?
2. 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3.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要如何分工、合作?对比实验设计设计思路:?注意事项:
1. 控制变量,条件公平
2. 温度计液泡恰好浸入物体,平视读数
3. 每一分钟及时记录数据,绘制折线图结论
同等条件下,
水升温速度比油( ),降温比油( )慢快慢快也可以说:
油的吸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比水( )。 强弱
水的吸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比油( )。 强弱在海滨,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会有什么不同? 热凉热凉 不同的颜色对同种物质吸热
和散热性能的影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