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区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并了解人工色素及其他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从而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过程与方法:学会如何选择食物,并学会安全饮食的常识,初步建立科学生活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安全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但我们的食物安全吗?这是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从而提高安全系数。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你们吃饭了吗?都吃了什么吗?平时都爱吃什么小食品?水果,爱喝什么饮料?学生充分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食物按照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分类分两行书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一行食品有什么特点?那这一行又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呢?学生发现特点并进行分类。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把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概念说一说。并板书:天然食品 加工食品 (出示课件: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概念)你还知道那些也是天然食品,加工食品还有什么?
活动2【讲授】二、探究加工食品是否安全
1、了解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
(1)、讨论:我这里准备了两种饮料,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2)、追问:这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学生可能回答糖、色素)食品中添加使用色素有什么作用呢?
师小结:色素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进去的。其实为了改变食物的颜色、外观和形状,我们会往食物中添加一些物质,添加的这些物质我们称之为食品添加剂。
2、了解食品添加剂
(1)、出了色素,你还知道别的食品添加剂吗?(课件出示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2)、这些添加剂对人物有什么益处和害处呢?(课件出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3)、小组合作:调查食品中都含有哪些添加剂。(学生分小组根据教师发放的食品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合作完成调查表)
(4)、小组交流展示调查结果,并讨论:应该怎样对待加工食品?
活动3【活动】探究天然食品是否安全
1、讨论:是不是天然食品都安全呢?
2、你见过或知道哪些天然食品也不安全呢?(教师利用课件补充学生的认识)
小结:人每天都要吃东西,可是像垃圾猪、污染的鱼、有残留农药的蔬菜等不安全的天然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出现,它们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活动4【活动】讨论怎样吃才安全
1、小组讨论2、小组汇报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课件出示)
活动5【活动】课堂小游戏
教师就是售货员,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本组同学选择1-2中食物。
活动6【讲授】小结谈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在吃东西的时候会注重些什么呢?
活动7【作业】拓展延伸
了解市场上有哪些不安全的食物?
课件9张PPT。我们的食物安全吗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
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通过食物添加剂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替代甜味。食物添加剂的作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吗? 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致癌问题。如某些人工甜味剂、色素等经动物试验证实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黄色素可诱发大鼠肝癌,甜味剂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动物肿瘤。
2、急、慢性中毒问题。由于制造添加剂时所用原料不纯而污染一些有毒化合物,引起人们的急慢性中毒。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不法奶农往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1、注意小组间的分工、合作;
2、仔细分析一下你们手中的调查结果,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
3、应该怎样对待加工食品?温馨提示:垃圾猪污水鱼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这些天然食品安全吗?怎样吃才安全尽量选择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最好);
选择食品添加剂少的加工食品;
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吃过期食品;
不吃“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无注册商标、无生产日期)
蔬菜要多清洗,多浸泡以除去残留的农药;
少吃腌腊食品(香肠、咸鱼);
不吃腐败变质了的食品;
少吃油炸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