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声音的产生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3.1声音的产生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0 19: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声音的产生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基础,对这一现象进行 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 — 猜想假设 —观察实验 — 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 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 — 提出问题 — 推测结果 —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21教育网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观察动手实践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无时不刻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之中,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21cnjy.com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等活动,进行探究和验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什么东西能制造出来,却看不见?(声音、空气、时间……)
什么东西能穿过物体,却不留下痕迹?(声音)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下声音。生活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
(播放多媒体课件)浪涛拍岸、孩子笑声、小提琴等
(2)你们对声音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比如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下。
(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2、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保鲜袋发出声音,动手试一试,将做法填入到实验记录表中。打开课本30页,学着 书中的小男孩,只利用自己的身体,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
生动手实验,阐述并猜测:摩擦、撞击、弹拨、敲打、语言说话……
活动2【活动】探究
1、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尺子,你能想办法让它发出声音吗?
2、直尺实验:直尺的一端伸出桌边,另一端紧压在桌边上,拨动伸出端。
3、实验记录表:
物品
方法
是否发声
尺子
静止
尺子
弯曲
尺子
拨动
4、发声时,尺子有什么共同点? 推测: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
活动3【活动】验证推测
为了体现科学的严谨性,我们下面要用音叉来验证刚才的推测。
1、介绍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
2、音叉实验: 比较敲击前后,放入水里现象有什么不同?
3、生汇报实验现象
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活动4【活动】反证法
当敲击三角铁时,发出声音;当手按住三角铁,振动停止时,就不再发出声音。
活动5【讲授】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想一想鼓面上为什么放上一些豆子?敲一下鼓,豆子会怎么样?
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
活动6【作业】课后思考
1、完成科学实验册34页的练习。
2、复习《声音的产生》这一节的内容。
3、预习32页《声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