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本章整合提升第三章
答案速填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答案】 地形 气候 市场 劳动力 季风水田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一、农业区位选择分析
1.大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1)2.小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3.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在不断变化,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二、常见农业地域类型比较(2015·安徽)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3题。导学号267302561.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3.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答案】 1.D 2.C 3.B【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形状,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图示区域西部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夏季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干燥,寒流会降温减湿,东北季风来自大陆内部,气流干燥,均不易形成降水。第2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湄公河的入海口处,该处形成了湄公河三角洲,该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湄公河从上游进入下游后,地势变缓,水流变慢,泥沙大量沉积。(2015·重庆)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7题。导学号267302574.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
5.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7.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降低 D.草原生产量降低
【答案】 4.C 5.B 6.A 7.B
【解析】 第4题,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果树、蔬菜主要分布在城市周围,因此其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临近市场,选项C正确。第5题,考查了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以种植小麦和养羊为主。图中②区域农业主要以畜牧、玉米为主,为混合农业,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第6题,本题考查了湖泊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湖泊的比热容大,因此夏季升温慢,气温较低;冬季降温慢,气温较高;受湖泊影响,降水量冬季、夏季均有所增加。①区域以种植玉米为主,种植和收获主要在夏、秋季节,夏季降水多,气温高有利于玉米生长,因此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夏季降水多,选项A正确。第7题,本题考查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④区域植被以森林为主,大规模发展畜牧业会破坏原始植被,导致森林覆盖率减小,选项B正确。
【答案】 B
【解析】 庄园经济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和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的前提,是当地拥有知名品牌的特色农产品。9.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答案】 C
【解析】 传统茶园以茶树的种植为主,产品主要是茶叶,而现代茶庄园把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等活动融为一体,其产品既包括各类传统农产品,又包括特色旅游产品等,产品附加值更高,种类更多,效益更高。10.芬兰( )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人口稀疏区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可知,芬兰燕麦种植北界在西部向北弯曲,反映了该国西部热量条件较好,由图中河流流向可知西部为平原,且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热量条件好。
11.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甲区居民出行次数少,出行能耗高,可知该区靠近工业区,通勤次数少,外出购物距离长;乙区居民出行次数多,反映工作区距离居住地较远,即工作区可能位于郊区,在工作区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频率高,因此乙可能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级低的商业网点,居民出行次数应较高;中心商务区居民出行次数少,出行能耗高。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解析】 第(1)题,应结合“喜高温”“抗寒性差”“喜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等茉莉的生长习性作答。第(2)题,一方面要根据横县的地形条件分析其有利于茉莉种植的条件(冲积平原由河流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势高,受洪水的威胁较小,且有利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根系发达”(疏松的土质利于根系伸展)、“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等茉莉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第(3)题,本题考查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应从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原料、市场、交通、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等方面)和自然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若选择问题①,应侧重分析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优势及其积极影响。根据材料“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可知,横县适宜茉莉种植,茉莉花茶产业的规模优势明显,对其他地区的启示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取得规模效益;同时,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茉莉花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若选择问题②,应针对茉莉花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提高茉莉花茶产业竞争力的措施,具体可从研发、生产工艺、产品种类、市场拓展、品牌维护等方面提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