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2同步教学课件:本章整合提升4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2同步教学课件:本章整合提升4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2-19 19:4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本章整合提升第四章
答案速填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答案】 环境因素 导向 科技进步 市场 工业集聚 整治 新工业区(3)地形影响: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
(4)与城市的距离:占地少、基本上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内,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的近郊区,污染严重的工业必须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二、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方法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变形图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及其判读方法有:
(1)柱状图。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上面左图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即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右图中,棉纺织工业应该布局在A处。
(3)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上图图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下图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4)曲线图。
上图表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5)分布模式图。
依据图示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广东在我国南方,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都可以用来作工业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2015·福建)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下表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读表完成1~2题。导学号267303591.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
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2.决定Y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  )
A.科技     B.资金
C.劳动力    D.原材料
【答案】 1.A 2.C【解析】 第1题,表中内容表示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其中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品比较优势强,Y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品和农产品比较优势强,但不反映出口商品的比重和总量,A正确,B、C、D错。第2题,位于东南亚的Y国,土地、劳动力资源廉价,生产服装、鞋子的成本低,出口比较优势强。而该国在科技、资金、原材料方面均不具有比较优势,C正确。(2015·安徽)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3~4题。导学号267303603.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4.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
①原料 ②交通 ③劳动力 ④信息 ⑤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3.B 4.C【解析】 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读表分析能力。从表格信息看出,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迁出数少,主要向中、西部迁移,A错;东部地区是各区上市企业总部迁入数最多的地区,为主要目的地,B正确;上市企业总部迁出数以西部地区最多,C错;西部地区的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东部,D错。第4题,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根据表格内容,上市企业总部迁入最多的地区是东部地区,其次是迁往中、西部。因此应根据题目提供的因素从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考虑:东部地区交通便利、信息发达;而迁往中、西部的上市企业总部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则主要是政策影响。综上分析,正确答案为C。5.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6.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7.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 5.D 6.A 7.C
【解析】 第5题,广东省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有着显著的政策优势,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生产线的引进。第6题,陶瓷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之前,珠三角地区(佛山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珠三角地区培植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成为必然。8.(2015·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导学号26730362【答案】 (1)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促进区城经济发展。【解析】 第(1)题,考查工业地域的区位条件以及材料信息的提取应用能力。文字材料含有“医药谷”形成的科技(多所著名大学)、政府政策支持、相关产业集聚区位条件;插图含有交通便捷(飞机场、高速公路)、气候宜人(温带海洋性气候)、环境优美(海峡两岸)区位条件。第(2)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从对交通运输、区际联系、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跨海大桥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