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8张PPT。人口的变化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第一章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掌握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是指环境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____________。能持续供养人口数量资源科技发展生活100亿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合理健康人口经济社会3.保持合理容量的措施:合理公平大多数人地持续发展1.判断正误并思考原因。
(1)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3)由于技术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异,即使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其人口合理容量也是不一致的。 ( )
(4)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 )导学号267300482.问题思考。
(1)结合我国国情,要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2)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1)×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的人口数量,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人口合理容量。
(2)× 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导学号26730049(3)√ 技术水平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在自然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科技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大;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反相关,在自然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消费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小。
(4)×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的人口数量,当其与该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当时,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很大,人地关系紧张。
2.(1)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加强对外开放,利用境外资源;④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
(2)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多冻土,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人口稀疏。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这就是“木桶效应”。导学号26730050材料二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一般在7 000万以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的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3)乾隆年间,中国人口猛增到3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上述材料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答案】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3)开发边陲,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农业技术进步,推广种植高产粮食作物;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
(4)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1.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
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1)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这些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1.(2015·山东济南高一检测)人口潜力指数(单位:人/km2)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人口潜力指数越大,说明该地区容纳更多人口的潜力越大。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导学号26730051(1)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潜力指数高的原因是( )
①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②土地资源充足和水资源充足
③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
④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下列因素能导致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指数下降的是( )
A.扩大地区开放度
B.大力发展科技
C.提高生活文化消费水平
D.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答案】 (1)A (2)C
【解析】 美国东北部由于纬度高,气候条件较差;提高生活消费水平可导致人口潜力指数下降。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人均500千克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的人口为16亿左右。
材料二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导学号26730052(1)如何理解两则材料中“16亿”与“7亿”的区别?
(2)材料二说明,为满足人类更高级的需要,人口合理容量是如何变化的?因此,为了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类应如何做?
【答案】 (1)材料一中的16亿是指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是我国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材料二中的7亿是指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减小。 应提倡适度消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与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表解如下:(1)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去理解,具体如下图所示:(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2.读“某地区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回答(1)~(2)题。导学号26730053(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1)C (2)B
【解析】 本题以曲线统计图考查在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所以,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木桶效应”
1.读图分析
由图名“木桶效应”得知:此图通过组成木桶桶板长短与木桶容量大小的关系阐明一个道理。
2.信息提取
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桶板的长度。3.(2015·保定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城市2011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导学号26730054(1)该城市2011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答案】 (1)C (2)D
【解析】 木桶中最短的桶板限制了木桶的容量,因而木桶效应示意图的最短板——劳动就业对应的人口数量即为其人口容量。一、单项选择题
1.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答案】 D
【解析】 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导学号267300552.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手段的改进
B.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开垦荒原、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答案】 A
【解析】 人类获取利用资源手段的改进,可以使环境人口容量增加。其他选项都会引起环境破坏,使环境人口容量减小。导学号2673005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3~4题。
据美国和罗马尼亚科学家计算,地球可承受人口数量的最高极限是目前地球人数的20万倍!该计算是建立在人类可以通过高科技方法解决食物短缺的前提下得出的。那时,地球上大多数人将挤居在遍地林立的2 00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很少能够见到阳光。导学号267300573.材料所示的地球人口计算的起点是( )
A.人类的最低生存需求 B.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
C.地球的土地面积 D.地球的资源总量
4.由材料显示,科学家们的“乐观”是建立在( )
A.资源 B.科技发展
C.消费观念 D.地区开放
【答案】 3.A 4.B
【解析】 从材料中“人类通过高科技方法解决食物短缺”判断出该计算主法是利用科技来满足人类的最低生活需求(有食物吃)。据统计,广州市在2014年末常住人口为1308.05万人。离该市1 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约190万人,已接近“临界点”。据此回答5~7题。
5.“1 500万”的数值是 ( )
A.人口合理容量
B.与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环境人口容量
D.固定不变的导学号267300586.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是( )
A.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就业紧张
C.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D.科技发展迟滞不前7.下列措施可以使“1 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
A.控制人口的增长
B.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
C.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D.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
【答案】 5.C 6.D 7.B【解析】 第5题,从材料可以看出,“1 500万”是一个“临界点”或者“警戒值”,说明当人口超过这个数值时就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是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数值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是固定不变的。第6题,当人口超过“临界点”时,也就意味着人口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过多,环境无法满足人口持续发展的要求,便会造成A、B、C三项所述现象,D项内容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第7题,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状况,所以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能扩大环境人口容量。(2014·连云港市高一质检)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8~9题。导学号267300598.上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 8.A 9.C
【解析】 第8题,分析表中提供的信息,①表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而②、③、④表示在不同消费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第9题,②、③、④数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费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消费水平越高,容纳人口数量越少,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二、综合题
10.读以下漫画图,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26730060(1)漫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此图反映了________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它和环境人口容量有何关系?除此之外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还有哪些?它们与环境人口容量又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 (1)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适度的人口,一旦超过,资源和人口平衡就会被打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资源 呈正相关 科技水平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解析】 本题侧重对知识理解和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由漫画可知:①人口在增多;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减少;③人口与资源的平衡受到破坏,人地矛盾逐渐激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内涵。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导学号26730061(1)我国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具有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环境承载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2)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②人口素质的差异;③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④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差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