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2-19 20:5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三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概念。
(1)广义: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2)狭义: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3)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填图):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三2.水资源的分布。
(1)影响因素:降水量的分布。
(2)衡量标准: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3)分布特点:从全球来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4)分布不平衡性的表现。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三预习交流
降水的时空分布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有何影响?
答案:我国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这使得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目标导航二一预习导引三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关系。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2.影响的变化。
(1)科技比较落后时代: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大多产生和发展于 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
(2)科技发达的近现代。目标导航二一预习导引三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1)数量:需水量增大。
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
(2)质量: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2.合理利用措施。
(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蓄积河水;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迁移应用典例精析一二知识精要知识架构一、水资源的分布
1.水资源分布规律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2.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成因及对策 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例1】 阅读材料及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13年5月10日,《中国环境报》报道,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地下水位跌至28.09米,失守黄色警戒线,这意味着趵突泉将再度面临停喷的危险。近年来,我国各地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1)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是? 。?
(2)(多选)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省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原因有(  )。
A.降水稀少
B.地表崎岖,坡度大
C.多山间盆地
D.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
E.地下多暗河、溶洞
F.地下水开采量大
(3)分析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危害。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思路分析:第(1)题,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可从图示中直接读出,即西部和南方地区丰富,中部、中西部和北方地区较少。第(2)题,水资源的丰富与否,主要受该地区的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下渗量少;喀斯特地貌发育,多暗河、溶洞,地下水难以储存。第(3)题,地下水的过度开发会带来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塌陷、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
答案:(1)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较多,中部、中西部和北方地区较少 (2)BDE (3)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沿海地带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地面沉降或塌陷;加剧荒漠化;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答案:(1)B (2)A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名师点津
1.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的区分技巧
(1)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说的,指物质。
(2)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说的,指运动。
(3)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的效能,指水的综合利用。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2.缺水严重的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成因
(1)中东地区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国水资源严重缺乏,主要与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2)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严重缺水则主要是由于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3)地狭人稠的岛国严重缺水是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造成的。如新加坡等岛国严重缺水的自然原因是面积较小,没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河流与湖泊;人为原因是新加坡等岛国人口密度大,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剧了淡水紧张。
(4)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利用中的污染问题,水资源缺乏问题也十分严重。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二、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例2】 读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耗水量表,完成下列各题。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思路分析:第(1)题,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水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法国,故A项错。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大约是美国的9.82倍,接近10倍,故B项正确。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故C项错。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并不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而是因为人口总数少,故D项错。第(2)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较低,设备更新慢,再加上国民节水意识较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较高。第(3)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具体措施是发展科技,更新设备,保护水资源,唤醒人们的节水意识等。
答案:(1)B (2)B (3)C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北京市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而且近几年无法有根本性的改变。北京市缺水的原因有(  )。
①降水量较少 ②过度开采地下水 ③水浪费严重,污染较少 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名师点津
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水资源紧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2.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一二知识架构读教材图3.14(咸海的变迁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咸海的地理位置特点。
答案: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2)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
答案:高山冰雪融水汇集。
(3)咸海的变迁,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答案: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水资源柱状图的判读
【典图示例】
?
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利用结构(%)【判读方法】
(1)分析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三者的关系:根据图中各大洲三者的数值可以判断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分析水资源分布的差异:水资源丰歉程度的衡量主要取决于径流量,根据各大洲的径流量比较可以看出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3)水资源总量大小比较:根据柱状的高度判断,如上图中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
(4)分析六大洲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根本原因:据图可以看出主要是由降水量决定。
(5)判断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影响因素:降水量、汇流面积和生产耗水量、人口多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