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1)组成:由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2.水体空间分布。
①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②大气水:分布最广。
③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④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相互补给。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预习交流1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来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答案: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目标导航二一预习导引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环节。目标导航二一预习导引3.意义。
①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
③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预习交流2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吗?
答案: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黄河之水奔流入海还可通过海陆间水循环回到陆地。迁移应用典例精析一二知识精要知识架构一、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例1】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生物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3)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a变大
B.b变稳定
C.a在丰水期变小
D.b在枯水期变大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思路分析:第(1)题,图中描述的是三种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关系,即陆地水体间的水源补给关系,甲水体与河流水及湖泊水均互补,故应为地下水。第(2)题,箭头a表示的含义是长江水补给洞庭湖,发生在长江的丰水期(汛期)。第(3)题,洞庭湖对长江干流起调蓄作用,湖泊萎缩,调蓄功能下降,长江干流在丰水期进入洞庭湖的水量减少。
答案:(1)C (2)C (3)C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河流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答案:(1)A (2)D (3)C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名师点津
我国河流补给形式判定小技巧
判定我国河流补给形式应主要看河流汛期、枯水期的时间和流量的大小及变化趋势。
(1)汛期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未断流:雨水补给。
(2)汛期出现在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汛期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断流: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
(4)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5)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互补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如图所示: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二、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例2】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 )。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2)水循环中(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输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思路分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丁间为海陆间循环,乙丙间为陆地内循环,丁为海上内循环。第(2)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为蒸发环节。
答案:(1)D (2)C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 ;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 ,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 ,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 。?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 。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 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答案:(1)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补充更新
(2)水汽输送
(3)雨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 季风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名师点津
1.水循环特点小结
(1)三种水循环中,最重要的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包括的环节多,涉及的范围广,下垫面条件复杂,并且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淡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海陆间循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意义,又被称为“大循环”。
(2)三种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多的是海上内循环。
(3)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在水循环各个环节中,人类关注最多的是地表径流。
虽然人类活动能够影响到降水、下渗、地表径流等多个环节,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影响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所以地表径流最值得关注。
(4)地球上的所有水体都参与水循环。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图示归纳
人类通过对水循环环节的干预活动,进而促进或削弱水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和地表水域(湿地)的方式,如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和大规模改造湿地系统。这些行为有利也有弊,必须遵循水循环和水平衡的规律,因地制宜,充分论证,趋利避害。一二知识架构读教材图3.3(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上有哪三种水循环?
答案: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三类水循环都存在的环节有哪些?
答案:蒸发和降水。
(3)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循环的什么意义?
答案:水运动、水更新、水平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的不平衡;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等。
(4)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环节产生怎样影响?
答案:蒸发、蒸腾作用减弱;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小。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典图示例】我国东部某地河流两条流量曲线图 【判读方法】
(1)流量季节变化的判断。根据图中流量变化曲线并结合时间轴判断图中流量的季节变化,如根据上图中②流量变化曲线可以判断该河流夏季流量大。
(2)流量大小的判断。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3)河流丰水期、枯水期的判断。根据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个月份等。
(4)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图中A为地下水补给,B为雨水补给,C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5)判断河流所处的区域。东北地区河流有两个汛期,一个是春汛,一个是夏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