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
(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①____________,也称为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关系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④________,并制约着人类在⑤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
(1)传统环境观:是一种⑥____________的观点,表现为人类⑦____________的愿望。
(2)新的环境观:是⑧______________或⑨____________的环境观,认为⑩________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 ________和 ________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提出背景: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 __________短缺,环境 ________和 ________破坏的困扰之后而产生。
2.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 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 _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是要 ________,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 ____________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4.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二是要保证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____________。
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与____________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左括.TIF"
\
MERGEFORMAT
基础达标练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右括.TIF"
\
MERGEFORMAT
考查点1 一种新的环境观
人类在与环境的长期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
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
C.环境观只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
D.环境观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人类活动的行为
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
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
B.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D.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始终
考查点2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财富
B.加强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合理开发资源不危及未来人类需求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左括.TIF"
\
MERGEFORMAT
方法技巧练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右括.TIF"
\
MERGEFORMAT
图表分析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差异
面对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据此完成(1)~(2)题。
(1)人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
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的状态
②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③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
④人类已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观点和活动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天人合一
B.人定胜天
C.竭泽而渔
D.围湖造田
方法技巧
新的环境观要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趋于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如下表: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发展的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发展的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手段
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综合提升.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综合提升.TIF"
\
MERGEFORMAT
一、选择题
1.下图中,先儒之言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1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17.TIF"
\
MERGEFORMAT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长期性原则
阅读“环保综合能力与环保破坏强度曲线图”,回答2~3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1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18.TIF"
\
MERGEFORMAT
2.能正确表示我国目前城市环境与发展现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科教兴国,提高人口素质
C.国际合作治理酸雨
D.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4.关于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再开采自然资源,使环境恢复原貌
B.无限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C.由于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D.正确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力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5~6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1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19.TIF"
\
MERGEFORMAT
5.图中①、②、③、④号码的含义分别是( )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6.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 )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综合题
7.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0.TIF"
\
MERGEFORMAT
(1)按A预案,全球自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________℃;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________℃和________℃。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2.TIF"
\
MERGEFORMAT
(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发生此恶性循环,能否形成沙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知识清单
①基本认识 ②自然观 ③人地 ④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 ⑤生产和生活中 ⑥人地对立 ⑦征服自然 ⑧“天人合一” ⑨“人地归一” ⑩人类 平衡 协调 资源 污染 生态 当代人 后代人 发展 自然界 鼓励经济增长 可持续利用 全面进步 科教兴国 中国21世纪议程
基础达标练
1.D [环境观是人类对其生存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正确的环境观才是科学环境观的一部分,环境观不仅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行为。]
2.B [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环境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干预日趋强烈,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3.D [人类认识到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方法技巧练
(1)D (2)A [为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符合人地和谐的思想,B、C、D均为传统的发展观。]
综合提升
1.B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对其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会导致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因而图中的先儒之言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A [目前我国环境破坏较严重,但治理措施力度不足。]
3.D [保护自然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4.D [人类既要从环境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与能量,又要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人类的生产活动应与环境相协调。]
5.A [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
6.C [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
7.(1)0.30~0.32 1.1~1.5 1.6~2 (2)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1.TIF"
\
MERGEFORMAT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4)共同性原则。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或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8.(1)由“贫困”沿顺时针依次为F D A
逆时针依次为C E G B
(2)C (3)不会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气候温暖湿润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f\\!!!!!!!!!最后一批成盘\\创新设计
地理
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教材题解.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资料/创新设计%20地理%20人教选修6(9.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教材题解.TIF"
\
MERGEFORMAT
教材P10 活动
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环境观念提升到足以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引导同学们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关注和思考,在环境保护中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进行活动时可采取多种形式,但要注重分析和讨论,最好能形成小论文。
教材P11 图1.10 我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译文:
在阳春三月里,为使山上的草木与河湖中的鱼鳖得以生长,不允许携带工具登山砍伐和下河捕鱼。
用排干湖水的办法捕鱼,怎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捕了;用烧荒的办法种田,怎能没有收成,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
知道满足才不会遭到折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失败,才会长久持续。
草木茂盛成长期间,不许携带砍伐工具进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林,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水生动物繁殖期间,不许携带捕捞工具进入河湖,也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由于不失时节地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件事,才使粮食生产不断,百姓有余粮;由于能按时节对河湖池沼认真地实行禁捕,才使百姓有吃用不完的优质水产;按时节采伐、养护,山林才没有变得光秃不毛,百姓才有用不完的木材。
教材P13 思考
关注乡土环境问题,注意本地建设项目,是使正确观念见诸行动的主要办法,也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思考1:通过实际调查进行统计。
思考2:运用所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思考3:意见书可从建设项目对环境的长远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恶果方面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