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同步课件:第4章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3同步课件:第4章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2-27 09: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4节 群落的演替第4章 种群和群落学习目标1.理解群落的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并关注相关政策。基础知识导学重点难点探究随堂达标检测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一、演替的类型
1.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炽热的岩浆滚滚而出,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直到1934年,植物才逐渐的繁茂起来形成小树林。数据统计如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生物是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答案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2)尝试总结演替的概念。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初生演替
(1)裸岩地上的演替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答案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答案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答案(3)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答案 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苔藓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结果逐渐取代了地衣。
(4)尝试总结初生演替的概念,并举例。
答案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就是初生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答案3.次生演替
(1)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答案 弃耕的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丛→森林。
(2)尝试总结次生演替的概念,并举例。
答案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答案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 请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答案 滥捕乱猎、滥采乱伐、掠夺式开发利用、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填湖造地等。
2. 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有害演替角度出发,你认为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答案 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
3.从防止河流、湖泊、海洋群落有害的演替出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减少水污染;制定休渔区、休渔期等。 答案4.请举例说明有哪些人类活动可能促进现有群落的发展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答案 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
5.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答案速度方向返回重点难点探究例析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阅读提供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经过漫长的年代,岛上森林茂盛,风景优美,并栖息着狐和野兔。后来由于雷电引起的山火,森林被焚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又经过很多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被人类发现后,成为旅游胜地。再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1.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哪种演替?写出其基本的演替过程。
答案 属于初生演替。基本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上面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群落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不断在增加。答案3. 火灾之后的群落演替属于哪种演替?该演替过程所用时间比前一演替要短很多,为什么?
答案 属于次生演替。火灾虽然破坏了原有的植被,但保留了土壤条件,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等条件,所以比初生演替所用时间要短。
4.有人登岛牧羊后,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演替的速度加快了,方向也发生改变。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答案5.所有的初生演替最终都能演化为森林吗?
答案 并非所有的演替都能形成森林,一般来说,在气候适宜的环境中,可形成森林,但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由于受水分的限制,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森林,只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灌木阶段。答案返回1.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的演替
C.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D.裸岩上的演替 随堂达标检测1234D解析答案5解析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次生演替,A错误;
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发生次生演替,B错误;
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
裸岩上发生初生演替,D正确。2.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
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解析答案12345解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原有的含义是指:小草很坚强,就算草原被火烧尽了,到春天一样生长起来。通过诗句的含义可知,小草不是一种生物,并且小草的有无影响动物和微生物,因此此处发生了群落的演替;并且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C3.发生在祼岩上的演替过程中,地衣阶段的主要作用是(  )
A.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
B.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使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C.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
D.为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解析 在裸岩上的演替最开始出现的是地衣,它分泌的有机酸可以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C解析答案12345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裸岩上、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演替结束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群落中不存在竞争现象
C.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只能形成草原
D.群落演替是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345解析答案解析 裸岩上、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分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A错误;
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群落中仍然存在竞争现象,B错误;
初生演替可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也可能形成森林,C错误;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正确。
答案 D12345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度砍伐的森林会发生初生演替
B.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裸岩上的演替大致经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几个阶段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与自然演替相同的方向进行返回12345解析答案返回12345解析 过度砍伐的森林会发生次生演替,A错误;
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
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大致经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几个阶段,C正确;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错误。
答案 C 本课结束